摩拜单车和小黄车等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共享单车的出现确实给一座城市带来了方便的出行度。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共享单车拥有所有互联网产品的特性:烧钱。不只是共享单是在烧钱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是。所以前期靠烧钱发展起来的共享单车其后期的盈利方式是什么?而盈利方式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命运,下面就简单的分析一下,当然真正的盈利方式应该是属于内部机密,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第一种盈利方式,押金。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一笔非常大的资金,每一个用共享单车的人都会需要定押金才能使用,从几十到几百,如果用户不选择退的话那么这个押金就是属于固定资产,想一想,按照现在共享单车的普及度,其固定资产也就有多少。所以这也算是一种盈利方式。

第二种盈利方式,广告。广告是最好的盈利方式,从各个电视节目,各个视频网站等等地方就可以看到,广告无处不在。共享单车想要盈利,绝对不会想不到这种方式。而对于这么普及的应用,投广告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可以选择在单车上面做广告,按一月或半年或一年进行收费,或者按照区域收费等等,这将是一个很大利润点。比如在APP的开机广告等等都可以进行。

第三种盈利方式,骑行。这个是共享单车最终的盈利方式。每一个共享单车在前期都是在做推广,让用户来接收共享单车这种模式,一旦用户接收这个模式,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固定的用户,而在互联网的思维中,一个用户就有一个价值。既然用户选择了这种模式,那么在后期进行收费的时候,用户也不定会拒绝。按照骑行一公里一块钱计算,平均每个人骑行三公里,再按普及度一座城市100万人骑行,那么可以算出这是个一笔很大的数字。

第四种盈利方式,股票。这种东西里面水高深,但所有企业都把上市作为一个最终目标,这里面绝对是有利可图的。共享单车也是,上市之后再发行一下股票,这些股票就是资金,所以,你懂的。

第五种盈利方式,做金融。因为一个固定用户在共享单车里面有一笔固定的资金,而对一个固定用户来说是不会轻易的退的,因为用户还得骑车啊。所以就可以用这些国定的押金进行一些金融操作,比如投基金,投产品等等,都可以实现一定的盈利的方式。

好了,就想到这么多。具体的盈利方式肯定不是这些局外人可以看懂的,所以如果题主真想知道,还不如去共享单车企业做卧底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9

于以摩拜和OFO的共享单车们来说,因为人们的骑行需求是存在的且高频的,所以最基本的租车费就是最基本的盈利方式。

我没有骑过摩拜单车,也没有骑过OFO,因为这2家共享单车还都没进哈尔滨,但我骑过哈尔滨本土的两个共享单车:的拜单车和QFO

上边这个0.5元用车的,是我在学府路上理工西区正门拍到的,它的名字叫的拜单车,感觉名字上高仿了摩拜单车。下边这个横着的,叫QFQ,是我在太阳岛风景区的科技馆车棚中拍到的,租费1.00元/小时。

两种车我都体验了一下,以我多年的骑行普通单车的经验来分析,这两种车的质量都很一般,料想造价不高,很可能加上锁都不到200元。你们想啊,当这种造价不高的共享单车投放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市民打开app,轻易就能找到并骑行,以QFQ为例,只要每辆自行车每日可被骑行5次,40天就收回造车成本啊。一旦骑行超过40天,每天都是赚的啊。

可能有人会考虑自行车采购和投放环节的成本,实际上,当你采购量特别大的时候,这部分的成本完全可以转嫁给自行车厂——因为你有议价能力嘛。

可能会有人考虑自行车的防盗及维护成本,事实上,这种共享单车投放到一定量以后,于市民来说,偷盗已无意义,偷盗还要保管,每天扛上扛下,很是费劲;于小偷来说,眼下的钢铁价格那么低,偷自行车的收益特别低,所以小偷也不会去偷。至于维修,他们根本就不想维修的,好吗?一架那么便宜的车,还有维修的必要吗?哪坏扔哪,到时就由城市管理者把坏掉的自行车拉走,集中销毁了。

在租金能够保证成本的情况下,app用户每天产生的数据,也是变现的好手段啊。

比如根据用户每天的骑行定位,来做用户画像,最后把这些数据卖给广告商或其他互联网广告企业,也是很大一笔钱啊。

在用户量攀升到一定数量之后,为用户拓展出社区,让用户在社区内生产内容,然后借助内容变现;让用户在社区内参与活动,然后借助活动变现;

在用户量攀升到一定数量之后,可以学习滴滴或美团,拓展到生活服务的其他领域啊,滴滴拓展了各种出行,共享单车可以拓展高端骑行健身啊,可以搞骑行PK啊,你今天的骑行公里数排名第五,请继续加油……

除了用户侧,还可以向上游拓展,搞定供应链甚至成为供应链,然后做出口自行车的生意……

总之呢,赚钱的路子是足够多的,只要你有足够的钱烧,像滴滴一样先把这个市场烧下来,否则你只能被收购被整合甚至被淘汰出局。

第2个回答  2017-06-30

目前的共享单车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共享盈利”,胡玮炜更是直言:赚钱不是我们的第一目标,因此共享单车不仅没有盈利而且还在不断的砸钱投入,扩充市场。摩拜单车、小黄车的野心极大,绝不是赚取一些蝇头小利就会放手的人,况且现在竞争对手如此之多,现在开始盈利无异于宣布“不行了”,提前结束自己!

虽然共享单车的老总们一直强调与“滴滴打车”不一样,完全是两个项目。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滴滴打车、优步的身上找到共享单车发展的影子。滴滴打车在推广阶段也是不断的融资,拼命的砸钱,可以说“不择手段”,一度把出租车司机逼到死角。

但时间一过,滴滴与优步合并,顺利的“一统江湖”,从此江湖再也没有什么“滴滴打车”了,也没有“优步”了,滴滴一下变成了打车软件。价格与出租车无异,甚至还会贵出几块。但名气已经出来了,为了图方便,比如在偏远角落,或者出行不方便(残疾、受伤),还是会有大把的人选择使用滴滴,这个时候,滴滴只要在角落里等钱过来就可以了!因为它已经“天下无敌”了!

再来看看国内的共享单车,他们目前也处于推广阶段,因此拼命砸钱实属正常。手上既有大量的投资商,又有巨额的用户押金,他们根本不着急盈利。“先拼死一群对手再说”是大家的共同心态,只要彻底的拿下这个市场,还怕日后没有钱赚?

第3个回答  2017-06-29

共享单车最近出现在广大学校的校园里面和城市之中,他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不想去买自行车,因为在这个地方上完四年大学就走了,自行车也没有办法带走,而这样的共享单车可以方便出行,每次出行只要一块钱也很方便,押金想退就能退,那么我们又该想了,这样的公司是怎么挣钱的呢?而且毕竟我们骑的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也不会特别爱惜,所以每天这些车都需要修理,那么这些修理工的钱又该怎么办?其实这些公司一开始生产这些小黄车花不了多少钱,一辆车的成本也就是一百块钱的样子,他们把这些自行车投入到各大城市之中,虽然每次骑车只花一块钱,但是我们想想一个城市的人口就有好几万人的,一人每天只骑一次这些公司就可以挣很多钱的,虽然说这些公司每天都要对自行车进行维修以及还要派维修工去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坏了的自行车,但是这也挡不住每天几十万的收入啊,而且小黄车只是一开始需要投入一些资金,之后只要小黄车运营起来就不会太耗费很多钱,而且这些公司还会在外面融资以及社会其他地方给的投资,这样就足够去平衡这些维修费和工人日常的开支了。但是现在有很多人会去恶意破坏这些小黄车,我感觉他们的心理有问题,自己不想骑就也不想让别人方便,希望大家可以摆正自己的心态,这些方便人们的事情我们应该珍惜。

第4个回答  2017-06-29

   在这几年里面不断地出现了许多的共享单车,在学校之中方便了我们去上课,在社会上也方便了我们的出行,特别是对于上班族来讲更是提供了方便。他别是对于外省来一个城市的人,更多的人还是不愿意买自行车的。

在学校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的自行车,但是当每一次大四的走了之后,也没能够带走,就会留下来许多的车,再加上每天的日晒雨淋自然外观上也不是很好看。

再加上盗窃的现象非常的严重,在我自己的学校之中,几乎每天都有车会丢,你自己买的车锁根本就不能达到自身的目的。有时候别人是直接开着车就拖着走了,我身边也发生过许多类似的事件,因此愿意买自行车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共享单车的出现就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首先共享单车只有在刚出来的时候投入的资本比较多,基本上是每次在新市场投放的时候耗费金钱,每个城市每天有那么多人使用共享单车,当你用一次一块钱,那也是有很多钱了。再怎么说也有几十万元吧。

他后续的运营上面投入的并不是很多,情人维修和调控每个区域的车数量,因此就可以实现盈利了。虽然用一次才一块钱,但是你一个人如果每天用两次,几十万人在用,再加上投放的城市几十数百个,每天的收入就非常的可观。

第二个就是有不断地资本涌入这个市场,在共享单车刚出来的时候就吸引了许多的风投资金,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才能够实现自己不断地盈利。同时作为风投公司,他是不可能做亏本生意的,在里面看到了许多的商机,才会涌入更多的资本。

首先当你第一次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你就需要交押金,我们知道,摩拜的押金是299,现目前小黄车的押金是200,简单地算一下如果有五千万的人在使用共享单车。

那么多少亿的押金收入,虽然这部分押金存在随时都可能推出,但是折页仅仅是少数,利用这部分押金进行投资,可以产生多少的效益,这就是共享单车的一大赢利点。

现目前共享单车的出现,在不断的利用优惠政策来扩大自己的使用量,于是又很多的活动,但是再加上如果以后技术的进步,能够在共享单车上面投放广告,那么这优惠产生一大笔的收益。

资本都是在追求利润,因此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还是特别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