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分别是通过哪些指标

如题所述

(1)外部负荷指标,又叫身体负荷指标,即是完成练习的时间、速度、次数相重量等;
(2)内部负荷指标,又叫机能反映指标或生理指标.即是最大摄氧量、氧债,心率和血液酸硷度等;
(3)综合负荷指标,又叫相对指标.这类指标是用外部负荷指标一内部负荷指标的比值或乘积之值来表示的,它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可比性,对分析和评价运动负荷有着更可靠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通过测量可以如实地了解受试运动员身体负担训练刺激程度的高低,作到心中有数地实施优化的针对性训练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主要方法是利用有关检测仪器和测量工具来做详实的记录和计算.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2
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一般以练习的密度(单位时间内重复的次数)、动作的速度、投掷的距离、所负的重量、间歇时间的长短为指标。
1、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
2、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
3、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
扩展资料:
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的指标的举例说明:
1、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
2、如果一节课,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3、练习密度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负荷,一般与运动负荷成正比。
运动者需要根据所规定的相应指标进行运动符合的训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运动负荷
第2个回答  2020-01-01
运动负荷的量由运动量来表示,运动负荷的强度由运动强度表示。
1、运动量
运动量(Amount
of
exercise)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2、运动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
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扩展资料
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的做法如下:
1、运动锻炼时合理搭配各项运动
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密度的项目,可将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投与强度较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组合。
2、及时调节运动负荷
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锻炼后的自我感受“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可以通过自身感受控制运动量。
3、运动需要适当能量
人体平时能量的来源,主要靠饮食中摄取来的糖类,当空腹进行锻练时,主要的能量来源就靠脂肪。人在空腹运动时,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会明显增高,脂肪酸肌活动的来源如过量,就会出现损害心肌的“毒物”,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因此,在空腹运动之前,应先喝一杯牛奶或吃些糕点,这样可减少诱发低血糖症的危险。相反饭后半小时运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空腹运动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负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