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中国舞剧或歌剧的几个并写出其中一个观后感

如题所述

  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红珊瑚》、《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江姐》等
  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水月》、《霸王别姬》、等

  《水月》是一出没有中场休息的舞作,共分八段。编舞由“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的偈语获得灵感,舞蹈动作则根据熊卫先生所创“太极导引”的原理发展成形,佛家理论在此得到充满诗意的诠释,尤其是虚实、有无、阴阳之间的关系,配合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旋律,仿如东西方在哲学、音律领域里的美妙相遇。幕起时一位舞者静观黑地板上白色的水影,之后舞台上方、后侧有镜子出现,显示舞者倒影,最后舞台被水淹没,舞者便在这片广阔的水镜上舞蹈。节目结束时,人去楼空,独剩余波荡漾、似有若无的水波。
  艺术的终极是哲学,有深度的艺术一定是带有哲学意味的,《水月》就是这样一部能够体现哲学意蕴的舞蹈作品。太极、巴赫音乐、明镜与流水,几个元素在林怀民的脑子里偶然相遇,天意促成了“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的主题。这句佛门偈语既是宗教的,也是哲学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沉静、空灵、超拔的大境界,也许只有代表着东方身体哲学的太极才是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大提琴演奏家麦斯基对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异常缓慢的诠释方式,与舞蹈源源不绝的能量流动完美搭配,中西文化在意境上找到了吻合点。明镜和流水不只为点题之用,也营造了亦真亦幻,以不变映照万变的空间,构思可谓巧妙。至此,舞蹈、音乐、舞美与主题达到高度和谐,形、意、神得以完美统一。林怀民不是唯一探索舞蹈中运用太极训练的编舞家,但他能将传统的中国身体训练经过转换与诠释,与舞蹈的剧场结合,呈现如此深远的禅境,在不经意间使人获得生命的感悟,确实将舞蹈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