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疯一样的嫉妒,姓沈的和她相处的那三年。可当我知道真相,我再面

我发疯一样的嫉妒,姓沈的和她相处的那三年。可当我知道真相,我再面对她,除了心疼就还是心疼。我再一想,她这后半辈子都只属于我。我就什么怒火都熄灭了。这是哪部小说里的话?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成书于十一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一直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仍是日本作家创作的灵感之源,被认为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直珍贵的奇葩。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汉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我读《源氏物语》时,很容易感到是在读一部中国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为日本皇宫皇后的女官,对宫廷生活有直接的体验,对日本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间的种种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她横溢的才华,加上细腻敏感的内心,铸就了一部经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仿佛是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婉的“言情小说”。

  《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时期为背景,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下层贵族,宫妃侍女及平民百姓。通过主人公源氏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贵族阶层社会的和淫逸生活。上层贵族之间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铺陈了种种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该书的女性是美丽动人、充满灵性的,精通琴棋书画,却被男人玩弄于手掌之中,这是悲剧的,是当时社会力量在着她们,她们只能靠受宠于贵族男子而苟延残喘地生存,失宠于贵族男子而香销殆尽,没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与能力。在贵族阶层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利益在一起的,是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语》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不例外。记得有位学者评论,《金瓶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世态图,女人是男人生理发泄的工具;《源氏物语》则是日本贵族的集,女人是男人交易的商品。

  读完此书,使人惊讶的是,无论此书的写作背景,还是人物性格的描写,都仿佛像我们中国的《红楼梦》,而它却比我国第一批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早三百多年,比《红楼梦》的问世早九百多年。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如《柳毅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书中大量引用汉诗,及我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铺陈在迷人的故事情节中,使该书具有浓烈的中国古典的气氛,所以读起来并没有异国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难以磨合的棱角,反而读起来有一种像是读我国小说油然而生的强烈的亲切感。突然,我想起了一年前读过韩国作家崔仁浩写的一部《商道》,它博大精深,虽然是一部韩国小说,却也引经据典了大量中国典故,将诗礼经史,佛教典故与经商理念,人生哲学融会贯通,打成一脉,也颇具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可见,中国的文化对世界各国影响极深,范围之广,为此,我欣喜不已。《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虽然所展示的场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是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很是认同有些学者认为《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

  但是,相比之下,《红楼梦》是伟大的,了不起的。它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带来一个崭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封建社会不把人当做人,更不把女人当人,《源氏物语》亦是如此,它始终没能摆脱封建的枷锁的桎梏,女人的命运仍是悲惨的,处于供侮辱被蹂躏的位置。在二战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国土,在神圣的土地上建立几百处慰安妇所供日军解除寂寞与贪婪禽兽般的。日本女性仍处于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礼教、封建婢妾制度、裸封建女性的悲剧阴霾之下,没有被哪部文学巨著赋予她们真正的支持与力量。这样一比,《红楼梦》是中国女性的颂,在曹雪芹先生的笔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几十个青年女性,不仅仅是美丽,不仅仅是聪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的、有人格的女性。尽管我国文学写出了不知多少美丽的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过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斗争的可爱形象,如崔莺莺和杜丽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可同情的形象,如刘兰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怜悯可悲的形象,如“宫怨”诗、“思妇”诗主角;最低的则是供玩弄供蹂躏的对象,就是那些宫体诗艳体诗的主角……最终比较,《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但更是女性的颂,而《源氏物语》只是女性的悲剧,并没有赋予女性悲剧的力量。我更喜爱、忠实于我国的《红楼梦》!

  《源氏物语》开辟了日本物语文学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的巅峰。我们应该走在时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国的精华,武装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视野。夕阳又再次落下,我的读后感也终于划上句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气,柳芽儿也开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黄,风筝又开始在蔚蓝的天空演绎天然的舞姿,我又将会迎来新的一天。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再见紫夫人 ◆

  说到《源氏物语》,在多人的描写里,女性角色占了相当的比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以完美著称的紫姬紫夫人。
  “野草生根通紫草,何时摘取手中看。”
  源氏初见这位酷似母亲的小姑娘时,心中是无限怜爱,写下了上面的两句和(日本古代的诗形式),于是,这位小姑娘被称做紫儿。幼年的紫儿有着一头美丽的长发散发着黑亮的光泽,脸上带着甜美的微笑,身体里流动着贵族血统的遗传(藤壶女御的亲侄女),整个人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灵气和美丽。就这样在林中的一次玩耍中被源氏发现,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吗?
  源氏的梦想是培养一位完美的夫人,这位完美夫人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藤壶御女的容颜,其次就是和他一样匹配的令人倾慕。从这一层来讲,紫儿在幼时遇见源氏,是幸运的。紫儿的年龄尚小,拥有了绝对的可塑性,这是除了容貌之外,最为让源氏满意的地方。是源氏的倾心和全神贯注的投入,使得紫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让紫儿收敛性情提高自身的高雅,没有一般女儿家的娇气和俗气,如当初她回到家中,和久别的父亲与继母住在一起,想必也就不会再有后来的紫夫人。
  从小就和源氏相处的紫儿,在众多的地方比他人更为了解源氏,两人相处起来和谐更多,计较更少,体贴之极,令源氏对外无处不夸,无处不赞。源氏从来没有强迫紫儿接受自己,一直等待着时刻的到来。紫儿被源氏的尊重而感动。在成为源氏的人之后,正式叫做紫姬。源氏的原配葵姬在难产中去世,紫姬体谅源氏的难处主动要求在低调中成为了源氏的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夫人。
  源氏的拈花惹草,紫姬始终从容涵养地对待,对于将她一人孤独的留在冬夜的春馆中,她也只是独自面对梅花垂泪,长长的黑发载不动许多愁。可是就在源氏踏进屋中的那一刻,紫姬露出掩盖凄凉但却宛如桃花般的笑容,将带着泪痕的衣袖藏在身后。这样的紫姬,使得每次清晨归来的源氏都产生着深深的愧疚,不断的埋怨自己放着家中这样的好夫人不珍惜,总是出去采花给夫人带来伤感。
  凭着对源氏多年来的了解,紫姬相信这源氏对她的爱,称得上是挑战的也就只有一回——明石君的出现。三年流放期间,源氏虽知远在京都的紫姬对他的无限思念,可是也依然以逢场作戏为借口和在须磨海边的明石君相恋,将来虽不能不了了之,但也不会带了很大的麻烦,这种情况下他拥有的女人,也已经不在少数。可是,在回京都之前,明石君告诉他,她已经怀有了骨肉,这样一来源氏被迫向紫姬全数坦白。如果只是一个女人,紫姬可以保持冷静,不让自己受到了过多的伤害,但是这么多年来,紫姬最大的痛楚就是无法生育。在那样的年代里,不能生育的女人,拥有着最大的悲哀。面对明石君,紫姬能做的只有默然。源氏同样分担着紫姬的难过,所以,明石君的女儿留在了紫姬的身边,明石君不再与之相见。源氏可以对每一个女人无情无义,可是他不会让自己的紫夫人受到伤害。
  抚养着明石君女儿的紫姬,不是没有过一点的嫉妒。因为孩子不在明石君身边,源氏对她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紫姬有时也会自问,为何要来养这个孩子?可是当她仔细观察着美丽的小明石,看到她开合的小嘴儿的时候,一切都释然。就凭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紫姬就不再和从未见过面的明石君计较。她心中想:可以生出这样可爱的女孩子的母亲,一定也很吸引人吧?对于没有孩子的紫姬,明石小女孩就是她的女儿,后来事实也证明,在紫夫人最后生病的日子里,明石皇太妃一直守护在她养母的身边直至病逝,母女情份之深,被世人所感叹。
  明石小女成为皇太妃之后,紫姬在四季馆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紫夫人的角色。如果说四极馆是一座小型的皇宫,源氏是这里的皇上,紫夫人就是掌管后宫四季佳丽的皇后。大小事务,统统由紫夫人一手打点。年节的各院礼物每一件都有在裁缝和色彩搭配上极有天赋的紫夫人精心挑选,一律因众女子的不同性格喜好不同准备。各种活动比如祭祀,法事,赏花出游,没有一个不是从紫夫人手中出来的,可是说是毫无偏差。只听说的各种人在真正和紫夫人接触之后,才明白那原本传奇的关于紫夫人的故事的真实性。
  只是,再好的人终会遭人嫉妒,六条妃子鬼符附身使得紫夫人一病不起,甚至于中间假死一次,再多的法事也解不了病魔,除不去紫夫人心中的郁积。迫于对源氏的不舍,迫于对源氏的打击,出家之愿始终未能实现,最终带着一头乌黑如新的长发悄然入睡。从此不再见到紫夫人美丽的笑颜,不再听到紫夫人悠扬的七弦琴,不再受到紫夫人亲自搭配的新意,整个四季院随着紫夫人的离开黯然失色。
  曾怀疑源氏对于紫夫人的真情,想他不过是因为紫儿的容颜而对她格外的怜爱,直到紫夫人的离开,我才知道源氏是深爱着紫儿的。想着“此躯远戍须磨,镜影随君永不离”的爱语,回忆着紫姬的体贴,“爱青人已死去,花色都减了”,“一自秧田春水涸,水中花影也无神”。不断的触景生情,不断的泪湿巾衫,不断的彻夜难眠,不断的精神恍惚,直到最后无内容的《云隐》。
  关于源氏的一切在紫儿的出现时开始,在紫夫人的结束中结束。
  曾有评论称这部著作的局限性,终究把一切都依赖给了源氏,就连紫夫人也不例外。可是在这样一部爱情的故事里,女人的依靠除了男人,还应该是什么?难道一定要让紫姬站在高出大喊“我要”吗?难道就因该让紫夫人心灰意懒的离开吗?在电影中,最后紫姬在紫式部的怀中失声痛哭,也不过是看透了爱情,感到了悲凉,可即使是出家,也在考虑着源氏的情感,终究,他们相爱。
  再见紫夫人,我心中是无限的敬仰与遗憾。本想写一篇祭文送给紫夫人和她长发中的故事,可是没成想,写成了这样子。记得人说,因为不爱所以自在,因为不爱所以不在乎。也许我就是太爱紫儿了,即便是想了几天才下笔,即便是无数遍的腹稿重复,写出的东西仍无式庄重贴切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那么,就暂定此文谨献给美丽高贵的紫姬紫夫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