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提纲

这是初一的

皇帝挺着大肚子骄傲地完成了这次游行大典,很高兴地回到宫中。没想到一位亲近的大臣说:“陛下,恕我大胆。那俩个织工是个骗子,他们把皇上给骗了。皇上身上的衣服远没有以前的漂亮。”皇帝一改以往的傲慢小心问道“是吗?那你认为我这身衣服怎样?”这位大臣说:“我不敢说呀。我怕自己说错了。”皇帝很不耐烦地说:“我恕你无罪,快快说。”这位大臣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我看不见有衣服呀。”这话一出,掀起了惊涛骇浪。皇帝恼羞成怒:“好呀,你这个大笨蛋,竟敢说我没穿衣服。像个街头无知小孩。”说完就一脚把他踹到九霄云外。 可是皇帝心里也不踏实了,他让其它大臣也穿上这衣服看看,个个穿了全都一样,这时,皇帝渐渐相信那小孩及那位大臣的话了。 他派了几名官差,命令他们把这两位骗子捉过来。可是,那俩个骗子早就逃之夭夭了。无奈,官差只好回宫复命。皇帝很生气地说:“那就到其它国度找。”官差们不顾路途遥远,日夜兼程,走遍全世界都要找到那骗子。好为本国皇帝讨回个面子。可是,时间过去了许久,也没有骗子的消息。那位大臣又为皇帝献计了,他说:“那位小孩也许能帮我们。不如请他来看看。”皇上想:“对呀,那小孩能识破骗子,那就应该能找到骗子。” 于是,那小孩被请来了。小孩说:“他们肯定在我们附近的大森林里头。大人不是常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吗?”皇帝一想,,还是小孩的话有道理。于是,他就派出一队士兵由那位大臣与这位小孩带着,把那森林包围起来,就连蚊子也飞不出来。最后,果然在这里把骗子捉回来了。 这下,全国可热闹了。大臣们纷纷献计了,有说砍头示众,也有说让他穿那衣服游行示众的。那小孩说:“最好也让他们知道被骗的感觉吧。”于是,小孩到死牢里见骗子。他对骗子说:“过几天,皇帝就要你穿那漂亮的衣服游行示众,然后砍头。但我可以帮你,不过你得把所有的财产都给我。”骗子说:“可以呀,只要能活着出去就可以。”当小孩将他们的不义财产都骗回来后的一个晚上。 骗子按小孩说的方法趁士兵睡熟时,从窗口溜了出去。正开心,突然一支箭射了过来,正中一个骗子的脚,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万箭齐发,他们才知上了小孩的当,空欢喜一场。这就是骗人者的下场。从此,皇帝特别喜欢小孩,全国的小孩都是他的好朋友了。

参考资料:soso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8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来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它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比现实生活中所实有的更具代表性。因而能够让读者感到信服。《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很有这种特点。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在于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深刻体会作品的揭露力量,并在这基础上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皇帝的新装

情节皇帝

引子爱新装

开端做新装

发展看新装

高潮穿新装

结局展新装

(1)课文写出骗子装模作样地忙了一个整夜,“缝好”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服”以后,怎样写出皇帝换上“新衣”?

课文写出“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表明皇帝要隆重地换穿新衣以后,先写骗子的骗人表演:“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讲什么东西似的”,并且指给皇帝和骑士们说:“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真像实有新衣。他们还让皇帝在镜子面前换上“新衣”,意思是让皇帝看看是否合身,是否好看;他们还让皇帝脱下所有的衣服,换上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皇帝系上了“后裙”,真像是细心地服侍皇帝换上了新衣。意在表明如果皇帝和骑士们看不见新衣,就是愚蠢和不称职。再写皇帝和骑士们甘愿受骗;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体作出这又“转”又“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确实看到了、穿上了“新衣”。骑士们都齐声赞美“新衣”,表明他们都看见皇帝穿上“新衣”了。君臣都在做着受骗、骗人的精彩表演。

(2)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了,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老百姓起先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了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私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3)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

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官员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说出实话。

(4)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应如何?他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为什么不将游行结束呢?

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却又心中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来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住专制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体游行的丑剧高潮中结束。

皇帝:嗜好新衣,不理朝政——昏庸,爱慕虚荣

相信骗子——愚蠢

先让大臣去看新衣——狡猾愚蠢、荒淫

其实没看见,却要装着看见——自欺欺人

坚持游行——装模作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大臣:明哲保身,曲意逢迎

百姓:没有看见却要说看见——胆小怕事,人去亦去

社会: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社会风气败坏,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想象丰富大胆夸张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引子————--爱

开端—————做 昏庸愚蠢

情节 发展—————看 新装

高潮—————展 天真诚实

结局—————揭
第2个回答  2010-01-13
一位奢侈的国王每天只顾着穿衣服,不管其他任何事,最后竟然还受骗,什么都没穿去游行!没有人去揭穿谎言,甚至还夸耀,最后一个孩子天真的一句话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第3个回答  2010-01-10
这个有趣的童话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奢侈的国王每天只顾着穿衣服,不管其他任何事,最后竟然还受骗,什么都没穿去游行!没有人去揭穿谎言,甚至还夸耀,最后一个孩子天真的一句话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读完这篇童话,我情不自禁地问自己,作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这个国王竟会被欺骗了这么久呢?毫无疑问,这都是因为这个国王的虚荣心。为了这所谓的虚荣心,全天下的百姓、臣子乃至国王都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也心安理得地骗别人。童话中的那两个骗子之所以能得逞,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人们心中的一个盲点——自愿将自己这一致命弱点暴露给别人,并且让他们加以利用,也要得到虚荣的满足。
实际上,虚荣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孩提时的虚荣心是单纯的,随着涉世的深入,虚荣心就越来越深地腐蚀着人们。读完这篇童话后,我真心地希望这世上的人们,不要为了一时虚荣的满足而放弃做人的原则,放弃那一颗真诚的心。
我们更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