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临床中实践循证医学

如题所述

    提出临床问题:临床问题可分为两类:背景问题和前景问题。背景问题是关于疾病的一般知识性问题,前景问题是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前景问题是循证临床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根据关注角度不同,前景问题也可以分为4类:治疗问题,诊断问题,病因和不良反应问题,预后问题。在遇到临床问题时,临床医师需要根据“PICO”原则将问题翻译成可检索可回答的问题(分解后的PICO常作为检索时的关键词)。P(patient/population) :患者的临床特征;I(intervention or exposure):关注的处理措施或暴露因素;C(comparison):对照措施,如果是诊断性研究,通常为“金标准”;O(outcome):关注的结局指标。

    寻找证据:证据来源于临床研究结果。目前临床医生常用的数据库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型数据库,即原始文献数据库,如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一类是现代模式的数据库,也称为二次分析数据库,临床医生检索到证据后可直接应用,方便省时。缺点是往往不是免费的,且为保证时效性需要定时更新。

    评价证据:EBM强调要使用当前最佳的临床证据,那么什么是最佳证据?根据EBM专家的分级水平,根据研究问题不同(治疗、诊断、预后、病因研究),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分级(表2)。EBM并不排斥证据级别较低的研究,如果当前没有更高级别的研究证据,可依次使用其他证据,在以后出现更好的证据时应该及时运用这些证据,这才符合EBM概念中“依据当前可得到的最佳证据”的理念。

    .应用证据:单凭证据绝不可能做出临床决策。临床决策常受社会经济、卫生政策、患者意愿、文化背景、可利用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另外,每例患者除了有很多与同类患者相似的共性,还有各自的特性。使用证据为个体患者做出临床决策时需将证据、临床经验及患者的价值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并让患者理解权衡诊疗利弊的重要性,通过沟通和解释与患者共同做出最佳决策。

    效果评价:最后一步需了解应用证据进行临床实践后的效果,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实践。临床医生需随诊患者,进行效果评价,好则推而广之,不好则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新的循证和实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3
什么是循证医学
EBM的创始人著名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将EBM定义为(2000年[2]):“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诊疗措施。”也就是说,临床医生在获得了患者准确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找出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的科学证据作出对患者的诊疗决策,同时在患者的合作下接受和执行这种诊治决策,从而尽可能地取得最好的临床效果。
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及患者的参与是EBM的基础。临床医生是实践EBM的主体,对疾病的诊治和任何处理都是通过医生去实施的。临床流行病学是实践EBM的学术基础。最佳临床研究证据是指对临床研究文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所获得的成果。医生任何诊治决策的实施,都必须通过患者的接受和合作,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因此患者的参与和合作是实践EBM的关键之一。因此,EBM是将最佳研究证据、个人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循证临床实践的基本步骤
在临床中实践EBM包括5个步骤[3],有人用“FIREE”来概括:F:提出临床可回答的问题(formulate an answerable question);I:寻找证据(information search);R:评价证据的可靠性(review of information and critical appraisal);E: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employ your result in your clinical practice);E:评价实践效果(evaluate your performance):
下面通过一个临床病例具体阐述这5个步骤:
男性,38岁。因“低热、腹胀近3个月”入院。近3个多月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午后为著,伴乏力、盗汗。渐出现腹胀、纳差、腹围增大,无腹痛、腹泻等。既往无相关病史,半年前同事患“结核病”。患者自20岁开始素食。体检:体温37.8℃,心率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 Hg(1mmHg=0.133kPa)。一般情况可,体型偏瘦。双下肺呼吸音低,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膨隆,触诊韧,轻压痛,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不肿。除血红蛋白(HB)95 g/L、ESR44 mm/1h外,其他检验指标正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厚。腹部B超示:肝脾正常,腹水,下腔静脉和门静脉未见血栓。超声心动检查示少量心包积液。腹水检查:常规黄色微浑,细胞总数3.20×1012/L,WBC 0.56×1012/L,单核细胞0.96,黎氏试验(+),总蛋白(TP)48 g/L, 白蛋白(ALB)27 g/L,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6 g/L,腺苷脱氨酶(ADA)8.1 U/L,腹水培养无细菌生长,抗酸杆菌(-)。诊断考虑: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
1.提出临床问题:临床问题可分为两类[4]:背景问题(background question)和前景问题(foreground question)。背景问题是关于疾病的一般知识性问题,如“什么是结核性心包炎”、“抗结核药物有哪些”等,前景问题是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腹水腺苷脱氨酶(ADA)在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意义?”,“结核性心包炎是否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前景问题是循证临床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根据关注角度不同,前景问题也可以分为4类:治疗问题,诊断问题,病因和不良反应问题,预后问题。在遇到临床问题时,临床医师需要根据“PICO”原则[3,4]将问题翻译成可检索可回答的问题(分解后的PICO常作为检索时的关键词)。P(patient/population) :患者的临床特征;I(intervention or exposure):关注的处理措施或暴露因素;C(comparison):对照措施,如果是诊断性研究,通常为“金标准”;O(outcome):关注的结局指标。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