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店吃过蝶鱼头,为什么没吃过蝶鱼的身体呢!

如题所述

1、鲽鱼生长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最北部,靠近北冰洋的深海海域,鲽鱼依靠集中在身体上的脂肪御寒且身体较大,所以鱼身大部分处理加工制成鱼片销往美日等国。西方国家购买者普遍青睐于鱼肉,对鱼头、鱼尾等部分没有相应的烹饪习惯。鱼头则被大量低价销往中国,因而在饭店很难见到以鲽鱼身体做的菜。

2、在中国,人们对鱼头制品并不抵触,例如鸦片鱼头等。其实鱼头的肉质更嫩,一样性价比很高。

扩展资料:

鲽鱼身体呈圆盘形,体甚侧扁,呈长椭圆形、卵圆形或长舌形,最长可达五米。背鳍和臀鳍基部极长,向后几乎连接尾鳍。成鱼身体左右不对称。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或右侧。口稍突出,鳍一般无棘刺

鲽鱼种类繁多,全世界有五百四十余种,其中中国产一百二十余种,主要类别有鳒、鲆、鲽、鳎、舌鳎等,为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各大洋的暖热海域中,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 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鲽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0

鲽鱼身体脂肪太多,蝶鱼的种类超过200多种,分布在全世界珊瑚礁海区或浅海一带。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种类超过60种。在南海,包括台湾岛、海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已发现有蝶鱼48种之多。蝶鱼大部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但也有一些品种只生长在某个较小的海区里,如红海红尾蝶(C·paucifasciatus)等,盐度较高(至少是1.025)。

扩展资料:

鲽鱼的特征:

鱼的体色变化小,在生长过程中最多失去一点一线而已,不像棘蝶鱼类幼鱼和成鱼的形态完全不同。而且这一科鱼每种蝶鱼都有自己的体色,属种鉴定或潜水辨认比较容易。

蝶鱼中的许多种类在背鳍后端靠近尾巴处有一个黑色眼状斑,称为伪眼,而它的真眼常有一条横纹穿过,遮盖了眼睛。

它们拥有美艳的体色 ,娇美的轮廓,蝶鱼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再加上既尖又小的嘴巴,正符合其天然处所环境—珊瑚礁,它们利用身体扁平细瘦的特征 ,穿梭于珊瑚礁岩缝中,而身上的花纹恰好作为掩饰,保护自己,许多蝶鱼尾部有一似眼的黑圆斑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让攻击者错误的攻击其背鳍有坚硬背鳍刺端,以保护自己。

蝶鱼的地域性不是很强,虽有时争斗,但并不会经常发生。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也可会吃一些小动物类及浮游生物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蝶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4

1、鲽鱼鱼身的肉质和鱼头的肉质比较:身体脂肪太多,但是鱼头却非常鲜美 。所以,一般饭店都是制作鲽鱼头,很少有鲽鱼身

2、另外常吃鲽鱼头,可以提神醒脑,增强记忆,提升人的大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由于碟鱼头中含有一定的钙质,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和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是可以经常食用的,对身体很好。


扩展资料:

许多比鲽鱼如佛鳎鱼、鲆鱼和大比目鱼都被当作食用鱼,并且有些种类具有相当重要的商业价值。比目鱼特殊的结构非常适于烹饪:它们能够迅速均匀地被烹熟,其鱼刺易于剔除,可以很容易地做成鱼片 。

新鲜的鲽鱼它的肉质鲜嫩,鱼刺也较少,清蒸、红烧都很合适,一般还会被制作成罐头。它的肝脏还可以提炼鱼肝油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鲽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8
鲽鱼的生长在大西洋、太平洋最北部,靠近北冰洋的深海,肉质佳,又叫做深海比目鱼,鱼的体积较大。鱼身大部分去骨去刺加工成了鱼片销往美日。发达国家消费者普遍喜爱吃鱼肉,对鱼头、鱼尾等部分不感兴趣(牛、羊肉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于是鱼头被大量低价销往中国,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只见鲽鱼头,不见鲽鱼身的原因。其实鱼头的肉质更嫩,一样性价比很高。现在很多进口超市和生鲜电商平台都能买到鲽鱼身切片,不过价格比鲽鱼头要高出不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2-18
因为鲽鱼生活在寒冷的地区,所以需要大量的脂肪来御寒,而大部分的脂肪在身子上,所以我们在饭店通常见的是它的头,也就是鲽鱼头。碟鱼身太大,而且肉质较之同类价格鱼, 口感差很多,所以身子大多被用来做鱼油之类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