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和中国的关系

经济和军事

中欧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欧盟和中国的关系

1、政治关系

从1975年开始,中国就已经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双边关系,从此之后,中国和欧盟就开始进行各种合作,中国和欧盟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欧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欧盟的主要出口市场和主要进口来源地。期间中欧彼此一致认为,有效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多边主义应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

2、经贸关系

欧盟从与中国建立双边关系以来,欧盟是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国也成为了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除了经贸高层对话之外,还建有经贸混委会、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

3、其它领域合作

欧盟和中国除了有政治关系、经贸关系之后,还进行了其他领域的合作,有能源合作、科技合作、气候变化合作、环保合作文教、青年合作等。

扩展资料:

研究报告认为,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欧更应思考如何全面深化双边经济关系。增加中欧之间以及对第三方开展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促进双方在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全方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协作。不仅将机遇和成果惠及青年人、小企业和普通民众,而且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提升本国及全球的经济社会福利水平。

鉴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研究报告承认中欧在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希望双方在涉及自由公平贸易、双向投资、市场准入方面增进互信,加强沟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同欧盟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欧盟经济关系2025:共建未来》研究报告发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2

中欧是重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从1975年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双边关系以来,中国、欧盟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和主要进口来源地。中欧双方一致相信,有效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多边主义应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

2000年5月19日,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9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的《欧盟-中国关系报告》指出,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在过去两年里得到加强并快速发展。欧盟认为,越来越多的双边交往增进了相互了解,有利于互助互利。

报告认为,欧中双方建立的每年一度的领导人会晤制度及欧盟与中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是欧中关系快速发展的明证。2000年10月23日,中国-欧盟第三次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就加强双边关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控制非法移民等问题进行谈判和讨论。

扩展资料

中欧在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希望双方在涉及自由公平贸易、双向投资、市场准入方面增进互信,加强沟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欧积极推动能源与气候变化、“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容克计划”的对接、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等合作,为此特提出八条建议。

一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早达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

二是在中欧BIT谈判达成后,启动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三是借助“一带一路”平台进一步扩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

四是深化中欧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合作。

五是聚焦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新突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双赢多赢合作。

六是支持中欧深化金融领域合作。

七是继续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完善世界经济秩序做出应有贡献。

八是探索中欧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机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欧盟经济关系2025:共建未来》研究报告发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02
一、政治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0月,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11月1日,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

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10月,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06年10月,欧盟发表自1995年以来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2007年1月,中欧启动伙伴合作协定的实质性谈判。

近年来,中欧高层交往不断。朱总理(2000年)、温总理(2004年、2009年)、马凯国务委员(2010年)访问欧盟总部,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2011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1998年)、普罗迪(2004年)、巴罗佐(2005年、2008年、2010年)、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2004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阿什顿(2010年、2011年)、欧洲议会议长博雷利(2006年)、布泽克(2010年)等分别访华。

双方迄已建立60多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是双方最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8年,迄已举行十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经贸领域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迄已举行三次。此外,中欧还建有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机制,迄已举行两轮。

二、经贸关系

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总值为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中国出口3560.2亿美元,进口211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25.4%。2012年1至2月,中欧双边贸易额798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中国出口475.86亿美元,进口322.14亿美元,分别增长-1.1%和14.7%。

截至2011年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35104个,实际投入785.4亿美元。其中,2011年,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1743个,实际投入63.5亿美元。

2011年,我国对欧非金融类投资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94.1%。

除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外,双方还建有经贸混委会、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

三、其它领域合作

(一)能源合作

1997年双方建立能源工作组会议机制。2004年双方签署和平利用核能研发合作协定,2005年建立中欧能源交通战略对话机制,2011年11月举行第五次对话。2009年双方先后签署《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财政协议》和《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双方在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计划(ITER)、氢能、燃料电池、生物燃料、风电、洁净煤、能效与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2010年4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访华期间,设立在清华大学的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正式揭牌。

(二)科技合作

中欧科技合作始于1981年。1991年成立中欧科技合作工作组,1998年改名为“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定期磋商合作政策和行动措施。1998年双方签署《中欧科技合作协定》,2004年续签。2003年中国同欧盟签署“伽利略计划”合作协定,成为第一个参加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2009年双方签署《中欧科技伙伴计划》。2010年中欧签署关于特别鼓励中欧中小企业开展能源科研创新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方为此专门设立为期3年(2011-2013)、金额达1亿元人民币的“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专项基金”,用以支持双方中小企业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2011年已开始组织太阳能发电领域的首批合作项目。我国已参加欧盟科技框架下400多个项目,涉及能源、生物技术、农业、健康医学、自然资源、环境等诸多领域。

(三)气候变化合作

2005年中欧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建立了气候变化伙伴关系。2006年中欧气候变化工作组启动;同年,双方达成气候变化合作滚动工作计划,提出了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清洁技术等诸多合作领域。目前,双方在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制订、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及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2010年4月,双方建立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

(四)环保合作

中欧建有部长级环境政策对话。双方通过确立具体合作项目、研讨、人员交流互访和建立信息交换机制等方式,在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空气污染防治、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等方面开展多项合作。

2012年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宣布成立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着重推动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五)文教、青年合作

2003年中欧签署关于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2010年10月,作为第十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配套活动,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第二届高峰论坛于2011年11月在京举行。2012年2月,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宣布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

2011年为“中欧青年交流年”,这是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联合举办的第一个主题年,也是中欧迄今最大规模的一次人文交流活动。2012年为“中欧文化对话年”,2012年2月,“中欧文化对话年”开幕式在布鲁塞尔举行。

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2007年中欧签署加强教育合作的联合声明,建立教育政策对话机制。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正式成立。2009年中欧签署《语言合作联合声明》和《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财政协议。

近年来,欧盟来华留学人员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年,欧盟27国30750人来华留学,占2011年来华留学人员总数的10.5%)。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欧盟国家留学人员总数为235144人。截至2011年底,我已在25个欧盟成员国建立95所孔子学院,在13个成员国建有92所孔子课堂。

此外,中欧在工业、农业、质检、海关、金融、交通、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242538/17697682.html

中国同欧盟的关系--时政--人民网
第3个回答  2013-11-20
总体来说比较好,特别是经济方面,两者有很大的合作。但军事上因美国在,所以不是特别令人满意
第4个回答  2020-04-09
66666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