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压力为动力的名人故事

如题所述

化压力为动力的名人故事:

一、贾平凹

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

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二、车胤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三、巴普洛夫

巴甫洛夫的一生,把为科学奋斗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甘做"科学的苦工"。小时候,巴甫洛夫和他的弟弟一起挖种苹果树的坑,坑已经挖好了,父亲一看,说位置不对,重新再挖。弟弟放下铁锨不干了,而巴甫洛夫却又挖了起来,手上磨了血泡也不管,一直到把坑挖好,种上苹果树才歇手。

后来,巴甫洛夫成为生理学家,成天在实验室里研究狗的条件反应。他常常用自己的工资去买实验用的狗。在解剖狗时,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他非常细心地数着从玻璃管中流出来的狗的唾液,详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一位新来的助手数了一会儿,就感到单调、厌倦,而巴甫洛夫却郑重地对他说:
"如果科学需要,就数他十年、二十年!"巴甫洛夫在八十七岁高龄时,得了肝炎,后又患肺炎,但他仍在做"科学的苦工"。他还为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家没有完全尽到对人类的义务感到十分遗憾。

四、匡衡

有个叫匡衡的人,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读书。匡衡邻居家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他想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对着光,读了起来。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钱买书。

有一天,他发现一个才主家,家里堆了很多书,他就去帮才主家干活,不要钱,才主很奇怪,问他:你为什么白白干活呀!”匡衡也不隐瞒,就说:“我帮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才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借给他看,匡衡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五、萨科


法国总统萨科齐,1955年1月28日出身于法国巴黎的一个移民家庭,从小就遭受别人的歧视和嘲笑。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自己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正当他得意时,几个小孩拦住他,一把夺过他的山地车,猛地摔在地上,还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这个外来的小崽子,不配骑山地车!”

晚上,他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成为总统,而是我必须成为总统。”15岁时,因家庭贫困,萨科齐告别了学校。以后的几年间,他放过羊,当过乐队号手,做过泥瓦匠,糖厂工人等。他哭过,泄气过,但从没有退缩过。
后来,他通过半工半读考上了巴黎政治学院。结业后,又与校友一起做生意。

在生意场上打拼了10年后,他毅然离开,走上了从政之路。1983年,年仅28岁的萨科齐当选巴黎郊区讷伊市市长。2007年5月,在法国总统大选中,萨科齐胜出,当选为新一任法国总统。他也终于圆了心中的总统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9
近代名人:1.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2.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3.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古代名人:1.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2.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赖。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外国名人:1.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文学家。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2.杰明·富兰克林(1706.1-1790.4),美国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科学家。他是美国十八世纪仅列于华盛顿之后的最著名人物。1723年,富兰克林17岁,他因与兄长的不合而离开家庭,独自来到费城谋生。在这里,他从印刷工人开始,一直到拥有自己的印刷作坊,自己办报纸,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谋生之路,最后获得人们的承认,成为德高望重的杰出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
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
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经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
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的日子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
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
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
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又
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
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
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
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9
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就是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站起来,重新审视自己,最终才成为文学泰斗的.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一直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世.后来,天花又让它变成满脸麻子的模样,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质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同学.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一边自学一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妻子去世、良师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然坚强地挺立着,从未停下对天文学的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
巴尔扎克也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如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从开始失利,最后扭转战局,惊心动魄.她们不单单是顶住压力,更是将其化为动力.
刚刚结束的女子体操团体,程菲平衡木失利,但是她在后来的自由体操上发挥非常出色,不给对手任何机会,但是同样在平衡木失利的美国选手萨克拉莫却没有调整好,被压力打到.后来的自由体操出现重大失误.这也是说明,压力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化为动力的.
历史上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留退路,不就是要士兵在面临战争时,将压力转换为空前的作战斗志,因为他们自己断了退路,他们只能赢得战争.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攻打莫斯科,已经能看到红场的旗帜了.这时苏联军队说:我们不能在后退了,后面就是莫斯科,后面就是斯大林格勒.苏联军队必须赢.在空前的压力下,苏军赢得了战争胜利.
罗伯特·麦瑞尔,这位已经演出了近5000场,曾经为9位美国总统演唱过的美国著名男中音歌手,他那震人魂魄、令人陶醉的美妙歌声,至今仍令千万人着迷.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位在纽约布鲁克林贫民窟长大的小男孩,有着严重的口吃毛病?天知道他多少次地战胜自己.在学校读书时,他连回答老师的问题都害怕,“那时,我最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被提问,只要我知道哪天我该被提问,我那天就逃学,万一我被提问了,我就背对着全班同学站着回答问题.同学们都嘲笑我.”他回忆说.但如今,他常常站在成千上万人面前为他们演唱,那美妙的歌声让他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吴清源是日本棋坛的一位高手,曾多次登上棋坛霸主的宝座,可有一次竟败给了新手坂田.吴清源过后寻找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参战时的心态与对手相反.他是为了保住名誉而战,处于被动“应战”地位,十分担心被新人打败.而坂田刚刚出道,不曾像吴清源那样获得过无数嘉奖和荣誉,因此只是全身心投入,并不患得患失,结果就在这种沉着、冷静、轻松的状态下打败了吴清源.
这件事对吴清源的触动很大.从此,他开始调正状态,以一个普通棋手的姿态向坂田“挑战”,这次果真转败为胜.
后来,有位新手与吴清源对弈,吴清源看出新手战战兢兢,十分紧张,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这样一座山庙,里面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小和尚到山下买油,端着油碗上山时,生怕油洒出来,双眼盯着油碗小心翼翼地走.到了庙里时,油还是撒了一半.老和尚笑着告诉小和尚:走路时别把注意力放在油碗上,像平常一样放松就行了.小和尚照办,结果一滴都没撒出去.
新手听懂了故事的含义,放松心情,轻装上阵,坦然面对吴清源的攻击,与他展开智慧的斗争,没想到这个新手竟胜了这位棋坛宿将.
童第周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诗人王昌龄著名化学家格林尼亚教授作曲家贝多芬法国画家约翰•法郎索亚•米勒作家高尔基发明家爱迪生王昌龄 (?~约756年),中国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开元十五年(727年)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与李白及当时边塞诗派、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人物过往甚密,唱酬不断.曾到过西北边塞.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鸿词科,授汜水县尉.二十七年,被贬岭南,途经襄阳,孟浩然有诗相送;经岳阳,有诗送李白.次年回长安,又出为江宁县丞.数年后贬为龙标县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李白有诗遥寄.安史乱起,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诗生前已负盛名.殷《河岳英灵集》收24人诗作,其中王诗最多,并誉之为中兴高作.他擅长七言绝句,以之与李白并称,人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绝句长于抒情,善于心理刻画,能以典型的情景、精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意味浑厚深长.现存王昌龄诗180多首,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他的七言绝句以写边塞、从军为最有名,如《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意境开阔明朗,情调激越昂扬,文字洗练,音调铿锵.尤其后一首,深入浅出,寓意深沉,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一些反映“边愁”的诗,也是悲凉慷慨,沉深含蓄,使人吟味无穷.另有一部分描写妇女寄怀友人的诗作.今存《王昌龄集》2卷,《王昌龄诗集》3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为4卷.新、旧《唐书》有传
第4个回答  2013-12-29
奥奥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