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六爻预测要看哪些书·

如题所述

除了已经知道的《卜筮正宗》,古本还有《增删卜易》,现代书,建议读一读《还本归宗-六爻预测指南》。
自 序

《还本归宗——六爻预测指南》终于付梓了。
该书写了整整六年。六年来,或因事务繁忙,或是机缘未到,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直至今日。
笔者自幼受易学环境熏陶,但可谓知之甚少。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入研易始于易理,对易经六十四卦晦涩难懂的64条卦辞,386爻爻辞,64条大象辞,386条小象辞,共计900条以及《杂卦传》等易辞都曾熟滥于胸,想从中悟到博大精深的易学真谛,但仍然体味肤浅,感觉迷茫。
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开始了对“辞象预测”、“梅花易数”、“六爻筮法”等预测体系的研究。走进了周易的应用体系,品味周易预测中的一些原则与方法,发现易学应用体系中也一样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难怪民国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曾单刀直入——“未学易,先学筮”;当代易学前辈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也曾说:“我有个建议:研究《周易》当然以《周易》哲学为主,但《周易》本来是一部筮书。《周易》的哲学思想有些与筮法有关,因此对筮法也要作调查研究工作。”民国命理三大家之一的袁树珊论述得更是精辟:“卜虽起于数,而实根在理。就卜以言理,则理愈显;就理以论卜,则卜愈神”。
在对周易应用体系了解的基础上,笔者回过头来又去品读周易易理,顿时如入桃花园,豁然开朗。
其实,《周易》是为卜筮而创,历史和现代包括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内的大家都这样认为。需指出的是,从孔子的《易传》产生以后,尊理污用的思潮就出现了,多朝都没有停息,直至今日。然而,殊不知孔子也是信奉卜筮的,在《系辞传》中就有“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的明确论述,更有流传下来的孔子卜筮的多个占例为佐。清李光地编撰的《周易折中》中对这一现象就有论述:“……今人说易是卜筮之书,便以为辱累了易。见夫子说许多义理,便以为易只是说道理,殊不知其言吉凶悔吝皆有理,而其教人之意无不在也。”
现代更有一提易术就如洪水猛兽者,怎能不说这背离了易的根本呢?

六爻预测是周易应用体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多朝被誉为周易预测的大宗之法,其理论体系相对完备,入手快捷,特别是对操作者“灵性”的要求不高,使普通人都可以“登堂入室”。
笔者多年深入探究六爻预测机理与原则,在十年的易学职业生涯中,大量将六爻预测法作为具体事项预测的主要方法。
该书笔者力争做到既尊重古人的宝贵经验,又不拘泥于古人的条条框框。所以,在尊重古法的同时,笔者在起卦、断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其中一些观点是古今尚无人触及的,而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经过笔者多年、大量的实践检验,绝无哗众取宠、标新立异之动机。在理论方面,笔者深入探究了六爻预测的机理,提出了“耗护神”、“真假变爻”、“真假旬空”、“真假月破”、“用神破译”、“三场理论”、“星辰下界”等概念及理论。澄清了月建、日辰与流月流日的区别等令人迷惑的问题。在应用方面,笔者倡导与时俱近,使六爻预测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
书中近300个卦例除三二个引用古籍的卦例说明问题之外,都是笔者多年亲自预测的实例。
该书分两大部分内容,前半部分重点讲周易与六爻预测基础,后半部分重点讲六爻预测的高级原则与分类占断。笔者力图使该书即具有入门的基础性,又诠释出六爻预测的高级要领。对于处于零点位置的周易爱好者,可以成为入门工具书;对于徘徊于六爻预测门口多年,自觉迟迟不能登堂入室的同仁们也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快速拿到六爻预测神秘殿堂的金钥匙!

王炳中
二00八年春于中国沈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7

还有卜筮正宗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11
王虎应的六爻自修宝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