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我想考研,也想考司法考试,我想问前辈,法学硕士跟司法考试哪个更有前途?

因为我听说法学硕士毕业后是搞研究型的工作或是在大学做教师的,不知道法学硕士是否适合去搞律师实务?
谢谢各位的回答,尤其是“雪域缥缈”,很辛苦,谢谢,最后那位匿名的朋友写得挺真切的,都谢谢你们了,等到第15天,我再选择最佳的答案。

如果想在法律这条路上有长足发展,还是要考法学硕士的。最好考名校,跟名师。

如果只是想当律师 或者 法官,那么参加司法考试就可以了。

我自己就是上了法学硕士,因为我不想当律师。
你说了不爱抽象空洞的东西,其实可以不上研究生的,通过司法考试找个合伙所转正当律师或者考公务员当法官 可能比较适合你。

我比较内向,觉得将来留在学校当老师不错,我太懒惰了,不适合搞实务,我会累死。

仔细看了你问题。你听说的没有错。我觉得法学硕士的学习对搞实务帮助并不大,比较适合将来搞学术研究或者当老师。不过我学的不是民商方向,是刑事司法学院的比较刑法学。可能学民商的会和我有不同看法。

把司法考试过了,别在沉闷的研究生院里面浪费时间了,研究生的教学真的不针对事务,对全部都是选择题的司法考试帮助也不大。

最后,希望你一切顺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5
去搞律师实务要通过全国的司法统一考试,就其发展而言,通过了司法统一考试的前途更大!

哪怕你考上了法硕,要想搞律师实务也得过司法统一考试这一关,没考过,一样的不能当律师!!!!
第2个回答  2006-10-23
考试时间一般在9月,6月开始报名,在当地的司法局报名,考试用书没有指定,一般到书店都有出售,报名条件请访问我的博客。

介绍一下复习方法。

考生应当结合大纲和司法考试指定教材,将所考查的部门法和每部法考查的内容大致熟悉一下。以民法为例,从考查的法条而言,包括《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等等,以及各部门法的相关司法解释(考生可以从当年的司法考试大纲上明确具体考查范围)。

从考查的内容看,除了要了解每个法条的重点内容以外,还要搞清楚每个法条所规定内容的纵横联系,例如,我国各个民事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有哪些,具有哪些共性和特性等,这样复习的效果是有助于知识的立体化。笔者在第一阶段的复习遵循四个“原则”,下面详述之:

1. 司法考试内容的复习起点安排,最好按照各部门法所占分值比例来安排,例如,可以先复习刑事法律或者民事法律;

2. 就司考复习的顺序而言,建议采取“实体法+程序法”的方法,例如“民事法律+民事诉讼法律”,“刑事法律+刑事诉讼法律”,“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等,这样的复习方法不仅可以弥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障碍,而且可以相互对应,促进记忆和理解。

3.微观复习即具体到每个部门法的复习,应首先掌握司法考试指定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再结合法条和司法解释融会贯通,最后研究历年真题,分析考查方式和考点。一般而言,历年真题中的考点是“恒重”的,即重复率很高。但是从 2004年的考题来看,司法考试涉及的内容有全面性的趋势,所以要避免一个误区即只依赖历年考点来复习,这样会有失偏颇。

4. 将记忆性偏重的知识点放在后面复习。由于记忆规律的作用和大强度的复习,不可能有太长时间的记忆,所以要将这种记忆性偏高的知识点“置后”。例如,法制史、法理学、国际公法等内容。

除以上四个原则外,笔者建议考生在司考复习中,除了依靠“眼睛”和“大脑”,还要学会用“手”,即要善于总结。采用这种做法的原因有二:一是有助于记忆,俗话说“好记性赶不上烂笔头”;二是,由于司法考试指定教材很详细,如果每一阶段的复习都一页页翻实属负累,而大纲又过于简单,所以考生应制备自己的“复习宝典”,将涉及的知识点系统化,例如,可以写明考点包括的主要制度,各制度考查的关键点是什么,有哪些疑点甚至包括复习过程中闪现的“灵感与火花”。也许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会感觉工作量比较大,但到最后一阶段相信会有明显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知识的“消化”阶段

第一阶段的复习已经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就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夯实知识、提高运用能力。在此阶段建议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方便理解和强化记忆。例如,三大诉讼法之间的比较分析,诉讼中不同阶段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比较等等。此外,就是要对历年的考点进行分析比较,看看哪些是司法考试考查的“恒重点”,哪些内容还没有涉及过;还应该仔细研究答案分析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特别是针对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的解答。

(三)知识的“吸收”阶段

此阶段是查缺补漏的阶段。考生可以选择一两套高质量的模拟题进行练习,考查一下自己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对自己还没有掌握或者掌握不透彻的知识进行补充,对重要的知识点再进行强化。

每个阶段的复习要有全有偏。由于司法考试复习的内容很庞杂,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像分值比例大的法要进行全面复习,不能仅仅依靠重点法条和历年考题。但有些部门法(如经济法),不必条条记忆和理解,把历年真题的考点和重点法条搞懂搞透即可应对考试。这里还要特别提及行政法的复习,一方面行政法的考题偏难,另一方面司法考试指定教材中行政法部分的内容体系性不强,所以最好拿一本本科教材做参考,有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最后,笔者认为复习过程中,阅读法条不能只停留在字面,而应该透析法条背后的法理精神,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

以上就是笔者在司考复习过程的一点心得,希望对考生朋友有所裨益。备考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天道酬勤,祝各位考生好运!

关于民法的复习方法,我还有一点感受,就是不要搞“题海战术”。目前大量出版的各种应试题解,无疑均可作为考生复习的参考资料,但老师出题时总是围绕民法教学的理论体系和教学要点来进行的,所以,做题只能是掌握题型以及答题技巧的一种途径,如果陷入题海之中,放松对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只能是本末倒置。相反,如果你把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都掌握得很熟练了,不管考试大纲怎么变化,也不管考官采用什么形式来考查,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考生都可以运筹帷幄,旗开得胜
配合使用名师培训班讲座,效果显著。

万国和三校音频资料的运用(建议买一个大容量的MP3)
这是你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宝。切记,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一套的(万国的老师讲的比较细,三校的老师讲得比较深,对考点的把握也比较的准)。
完全可以这么说,人家老师就是*这个吃饭的,有他们为你指点迷津(分析考试的方向、把握考试的重点、建立完整的司法考试的知识结构),
第3个回答  2006-10-15
先考研是对的,至于你说的搞枯燥的学术研究的顾虑,我想你并没去实际体会过,七十这样的顾虑是没必要的。
我的同学就在念法研,他说课业很轻松,不像你想的那样枯燥。同时,你在导师的帮助下还有许多实习的机会,接触更多法律界的人物。这对你将来进入律所或司法界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句话,念研就是一个更高的平台,起点高,终点相对的也高。你的“两不误”想法是不错的,支持你先去考研。
好好的准备,加油!~~
第4个回答  2006-10-22
要看你个人情况,如果你适合并且有能力考研就优先考研,否则就先准备司法考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