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仙坛记原文

有哪位高手给我麻姑仙坛记的原文,简体??再次谢谢各位了啊!!

  有唐抚州(2)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撰并书。

  麻姑者,葛稚川(3)《神仙传》云:王远(4)字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蔡经家,教其尸解(5),如蛇蝉也。经去十馀年,忽还,语家言:“七月七日王君当来过。”到期日,方平乘羽车,驾五龙,各异色,旌旗导从,威仪赫奕,如大将也。既至,坐须臾,引见经父兄。因遣人与麻姑相闻,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王方平敬报:“久不行民间,今来在此,想麻姑能暂来。”有顷信还,但闻其语,不见所使人。曰:“麻姑再拜:不见忽已五百馀年。尊卑有序,修敬无阶。思念久,烦信,承在彼登山颠倒,而先被记当按行蓬莱(?思念久烦,信承在彼,登山颠倒,而先被记。当按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便还,还即亲观,愿不即去。”如此两时间,麻姑来。来时不先闻人马声,既至,从官当半於方平也。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馀发垂之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无有也。得见方平,为起立。坐定,各进行厨。金盘玉杯,无限美膳,多是诸华,而香气达於内外,擗(6)麟脯行之。麻姑自言:“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间蓬莱水,乃浅於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陆陵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欲见蔡经母及妇,经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之,已知。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便以掷之,堕地即成丹沙。方平笑曰:“姑故年少,吾了不喜复作此曹狡狯(7)变化也。”麻姑手似鸟爪,蔡经心中念言:“背蛘(8)时,得此爪以杷背,乃佳也。”方平已知经心中念言,即使人牵经鞭之,曰:“麻姑者,神人,汝何忽谓其爪可以杷背邪?”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

  大历三年(9),真卿刺抚州。按《图经》(10),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於此得道。坛东南有池,中有红莲,近忽变碧,今又白矣。池北下坛傍有杉松,皆偃盖,时闻步虚(11)钟磬之音。东南有瀑布,淙下三百馀尺。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西北有麻源,谢灵运诗题《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恐其处也。源口有神,祈雨辄应。

  开元(12)中,道士邓紫阳(13)於此习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廿七年,忽见虎驾龙车,二人执节於庭中。顾谓其友竹务猷曰:“此迎我也,可为吾奏,愿欲归葬本山。”仍请立庙於坛侧,元宗从之。天宝五载,投龙於瀑布,石池中有黄龙见。元宗感焉,乃命增修仙宇、真仪、侍从、云鹤之类。

  於戏!自麻姑发迹於兹岭,南真(14)遗坛於龟源,花姑(15)表异於井山。今女道士黎琼仙,年八十而容色益少,曾妙行梦琼仙而餐花绝粒。紫阳侄男曰德诚,继修香火。弟子谭仙岩,法箓(16)尊严。而史玄洞、左通玄、邹郁华,皆清虚服道。非夫地气殊异,江山炳灵,则曷由纂(17)懿流光,若斯之盛者矣?真卿幸承馀烈,敢刻金石而志之,时则六年(18)夏四月也。

  注释:

  (1)麻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今江西南城县建昌镇)人,修道牟州(今山东掖县)东南姑余山(昆嵛(yú) 山,古名根余山、姑余山,据《仙经》记载:“姑余山因麻姑曾于此修道上升,有余址尚在,因以得名。”传说麻姑是一个小官吏的女儿,因不满父亲虐待民工,遭到父亲的关押,后来越狱逃跑,经王母娘娘指点,来昆嵛山修炼成仙。)。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蓬莱之水也浅于旧时,或许又将变为平地。后世遂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之急剧。她的手指像鸟爪,蔡经见后曾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后代文人常用作典故。如唐杜牧《读韩杜诗》:“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又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旧时祝女寿者多赠麻姑像,称“麻姑献寿”。(《辞海》)

  (2)抚州:今江西抚州市。

  (3)葛稚川: 283年-363年,名洪,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著有《抱朴子》、《神仙传》传世。

  (4)王远:东汉时人,名远、字方平。汉桓帝时做过官,精通天文、河图、道鑯学。后来辞官隐去,在丰都平都山升天成仙。

  另《神仙传》有关麻姑的记载中,也提到了王方平,“沧海桑田”的成语也出自此。

  《神仙传·王方平》原文:

  后汉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举孝廉,除郎中。明天文图谶学。桓帝问以灾祥,题宫门四百余字。帝令人削之,墨入板里。后去官隐去。魏青龙初飞升于平都山。见《广成先生神仙传》。按平都山,今之丰都县也。又《新都志》,方平常采药于县之真多山,有题名云,王方平采药此山。童子歌,玉炉三涧雪,信宿乃行。(过了一天才能走过去)

  《广异记》篇名,记载了一个名叫王方平的人“纯孝”的神异故事。

  “太原王方平,性至孝。其父有疾危笃,方平侍奉药饵,不解带者逾月。其后侍疾疲极,偶于父床边坐睡,梦二鬼相语,欲入其父腹中。一鬼曰:“若何为入?”一鬼曰:“待食浆水粥,可随粥而入。”既约,方平惊觉,作穿碗,以指承之,置小瓶于其下。候父啜,乃去承指。粥入瓶中,以物盖上,于釜中煮之百沸—视,乃满瓶是肉。父因疾愈,议者以为纯孝所致也。”

  (5)尸解: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又喻之为“蝉蜕”,“如蝉留皮换骨,保气固形于岩洞,然后飞升成于真仙。”尸解之说在汉代十分流行。尸解术是早期道教信奉的成仙术,多遭世人非议,王充《论衡·道虚篇》即称之为“虚妄”之术。一些道士也在逐渐修改看法,隋唐道士已视之为成仙之下品,金元全真道更在基本否定肉体成仙的基础上,加以彻底摈弃。

  (6)擗:pǐ,用力使离开原物体。

  (7)狯:kuài,狡猾。

  (8)蛘:同“痒”。

  (9)大历三年:768年。

  (10)《图经》:以图为主或图文并重记述地方情况的专门著作。又称图志、图记。是中国方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编纂形式。图是指一个行政区划的疆域图、沿革图、山川图、名胜图、寺观图、宫衙图、关隘图、海防图等;经是对图的文字说明,包括境界、道里、户口、出产、风俗、职官等情况。它由地记发展而来,内容比地记完备。现知图经以东汉的《巴郡图经》为最早。

  (11)步虚:道士在醮(jiào)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传说其旋律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故得名“步虚声”。但“步虚声”腔,现已不得而知。现存各地道教仪式中的步虚音乐大多舒缓悠扬,平稳优美,适于道士在绕坛、穿花等行进中的诵唱。

  根据步虚音乐填写的字词,称为“步虚词”。后步虚词成为诗体之一种,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二十二句不等。中国古代宗教和早期道教并无步虚仪式。陆修静的《洞玄灵宝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有“步虚”一词,指出道士的“步虚”是对天宫中神仙巡行时吟诵之声的模仿,大约成书于南朝梁陈时的《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收有《洞玄步虚吟》十首,当是道教仪式中最早使用的步虚词,词作五言,句数不一。根据法国汉学研究所所长施舟人教授的研究,道教的步虚形式同印度教轮回仪式有关,步虚曲腔同传入中国的“梵呗”有关。这一说法对深入研究“步虚”的形成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重视。

  (12)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13)邓紫阳:初唐道士,名思权,亦名思璞。江西临川人。初隐县境内麻姑山修炼。“后因省亲,路获神剑,佩之。性颇刚毅,自负济世之材,每憩溪壑之间,诵天蓬咒不辍,遂感北帝,遗神人授以剑法。”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四亦曰:“邓紫阳入麻姑山,日夜诵天蓬神咒,感金甲神人与语曰:‘吾是北方六天使者,缘子念诵灵文,帝君已置子之功矣,遂令降墨篆神符真文。上有神仙之术,中有役使鬼神,下有救疗疾病。子宜秘之,后当为王者师。’次日果于石室中得其真形符篆,行持有验。”其后,邓紫阳又远访南岳朱陵洞天,谒青玉、光天二坛,道法更加精深,名闻当时。开创北帝派,授“北帝录”等经录,最崇拜北极紫微大帝——北帝,以擅长治制六天鬼神、辟邪禳祸之事而称着。开元年间多次应召,入宫访以道妙,建醮祷福,被玄宗封为天师。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仙逝,玄宗命于麻姑山设观,归葬本山。

  李隆基曾作诗《赐道士邓紫阳》“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14)南真:星名。即南极老人。古时认为此星可主宰人寿命的短长。 宋 晏殊《殢人娇》词:“南真宝箓,赐玉京千岁。”(殢tì困扰;纠缠;滞留;沉溺于:殢云,殢云尤雨(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

  (15)花姑(节):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为“花姑节”,是高唐县独有的传统节日。据传,过去有位叫花姑的女子,从南方来高唐定居,教人们植棉、纺线、织布,使高唐人丰衣足食,人们对她奉若神明。她去世后,在高唐城西门外修建一座花姑庙,以表其功德,并把她的生日正月二十八定为花姑节。过去,每至此日均举办花姑庙会;二十八日,农村则家家煮面疙瘩、面片和面条食用,面疙瘩示为棉桃,面片示为棉叶,面条示为棉枝,以纪念花姑,祈求棉花丰收。“收花不收花,须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至今仍在高唐境内广为流行。据传,这一天晴天便是花姑喜欢,即当年棉花丰收;阴天,则是花姑不悦,便不收棉花。

  《子部·道家·卷一百一十五·纪传部·传十四》花姑者,女道士黄灵微也。年八十而有少容,貌如婴孺,道行高洁,世人号为花姑。蹀履徐行,奔马不及,不知何许人也。自唐初来往江浙湖岭间,名山灵洞,无所不造。经涉之处,或宿于林野,即有神灵卫之,人或有不正之念,欲凌侮者,立致颠沛。远近畏而敬之,奉事之如神明矣。闻南岳魏夫人,平昔渡江修道,有坛靖在临川郡,临汝水西石井山,有仙坛,遂访求之。岁月且久,榛芜沦翳,时人莫得知之。以则天长寿二年壬辰冬十月,诣洪都西山,谒道士胡超而问焉。超字拔俗,能通神明,即为指南郭六里许,有乌龟原,古有石龟,每犯田苗,被人击,其首折则其处也。姑访之,见龟之左右,坛迹宛然,立处当坛中矣。于其下得尊像、油瓮(瓮)、锥刀、灯盏之类,因葺而兴之。复梦夫人指九曲池于坛南,访而获之,砖砌尚在。

  景云中,睿宗皇帝使道士叶善信,将绣像幡花来修法事,仍于坛西建洞灵观,度女道士七人,住持洎明皇,醮祭祈祷不绝。每有风雨,或闻箫管之声。凡是礼谒,必须严洁,不尔,有蛇虎惊吼之异。时有云物如乌,群飞垂带,直下坛上,倏忽西出,如向井山,前后非一而已。花姑肹苾(xībì)灵通,密有所告曰:井山古迹,汝须崇修。俄闻异香从西来,姑累得嘉兆,躬申葺理,行宿洞口,闻钟磬之音,虽荒梗多时,若有人接导。寓宿林莽,怡然甚安。达明入山,果遇坛殿余址,遂立屋宇,闻步虚仙梵之响,环坛数里。有樵采不精洁者,必有怪异之惊。有野象中箭,来投花姑,姑为拔之,其后每斋前,则衔莲藕以献姑。开元九年辛酉岁,姑欲升化,谓其弟子曰:吾仙程所促,不可久住,吾身化之后,勿钉吾棺,只以绛纱罩覆棺上而已。明日,无疾而终,肌肤香洁,形气温暖,异香满于庭堂之内。弟子依所命,棺不钉,以绛纱覆之而已。忽闻雷震击纱上,有孔大如鸡子,棺中唯有被覆木简,屋上穿处可通人。座中奠瓜,数日生蔓,结实如桃者二焉。每至忌辰即风云郁勃,直入室内。明皇闻而骇之,使复其事,明日,使道士蔡伟,编入《后仙传》。(注:肹xī,古同“肸”,多用于人名。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肸响xīxiǎng,散布,传播。也作“肸蚃”。肸蚃布写。——《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苾bì,香;芳香。苾芬孝祀。——《诗·小雅·楚茨》。又作“吡”晻薆ài咇咈fú(形容香气充盛。)。——司马相如《上林赋》;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荀子·礼论》。又如:苾芬--芬芳,本指祭品的馨香;苾苾--香气浓郁)

  开元二十八年庚辰三月乙酉,敕道士赍龙璧来醮,忽有白鹿自坛东出,至姑冢间而灭,即花姑葬空棺木简之处。又有五色仙蛾,集于坛上。刺史张景佚,以为圣德所感,立碑颂述。天宝八载已丑,以魏夫人上升之所,度女道士二人,常修香火。大历三年戊申,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为抚州刺史,旧迹荒毁,阙人住持,召仙台观道士谭仙岩、道士黄道进二七人住洞灵观,又以高行女道士黎琼仙七人居仙坛院。颜公述仙坛碑而自书之,以纪其事迹焉。

  (16)法箓: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通常是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称之“法箓”。法箓牒文中一般必有相关的符图,道教经典中有时又统称“符箓”。

  (17)纂懿:古同“缵zuǎn”,继承。

  (18)六年: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20
南城县政府于1991年开始筹办重修仙都观,重刻《麻姑山仙坛记》。颜鲁公《麻姑山仙坛记》有大、中、小三种拓本,当初我们计划大、中、小三种全部重新镌刻,然而,选择哪个拓本作为重刻的范本,是一需要谨慎考虑的课题。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杨震方编著的《碑帖叙录》载:“《麻姑山仙坛记》唐颜真卿撰书,传世有大中小三种,大字本楷书,字径一寸五、六分,原在抚州南城,宋拓本藏上海博物馆,中字本楷书,字径五、六分,见于《忠义堂帖》,小字本楷书,字径二、三分,历来翻刻数种,而以刻于文氏《停云馆帖》有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三个版本都是“大历六年夏四月撰书”,是否颜鲁公在一个月内写过大、中、小三篇《麻姑山仙坛记》,一时无可考,暂作悬疑。
先就小字本《麻姑山仙坛记》进行辩析。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宋代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的《金石录》云:“《有唐麻姑仙坛记》,颜鲁公撰并书,在抚州。又有一本,字绝小,世亦以为鲁公书,验其笔法殊不类。故正字陈无已谓:‘余尝见黄鲁直,言乃庆历中一学佛者所书。鲁直犹能道其姓名,无已不能记也。’小字本今隶于后,使览者详其真伪焉。”清代乾隆进士、内阁学士、金石学家翁方纲写的《麻姑山仙坛记碑辨》文中论及《麻姑仙坛记》的真伪,其中引用了赵明诚、陆放翁、李端叔、孙北海等人的评述,也多为猜测之言,不可云是。
然而,翁文所及吴草庐君却是加以肯定的,他说:“麻姑山在吾乡,旧为畲地所湮,重刻至再,字体漫失其真。”就是说,吴氏所见之小字《麻姑山仙坛记》也是重刻的,不是原作。翁文所及王渔洋却说:“被焚者乃临川大字本,而南城山中之石至今固无恙也。”他说大字本在临川,小字本在南城,大字本被毁,小字本无恙,而翁方纲却以王渔洋文中所提地名元代只有建昌路而没有建昌府而加以否定。
清代各版本《南城县志》是这样记载的:《麻姑山仙坛记》刻成后,由唐代麻姑山道观“仙都观”精心收藏起来,一般不展出,只有仙坛祭祀或政界要员、著名文人、学者上山游览才让观看的。北宋著名思想家太学直讲李觏(南城人)在登游麻姑山后所作《鲁公碑》诗中写道:“……唯恐此碑坏,收藏于天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可见这块碑在宋代是真品,而且受到的保护和钟爱也非同一般。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建昌军知军事胡舜举创建鲁公祠,碑刻移到祠内保存,在南宋时不慎丢失。然而,在明代以来,可见的《建昌府志》和《南城县志》提到的都是小字碑,而非大字碑或中字碑。然而大字碑在那里呢?按翁方纲及王渔洋所云大字碑始在临川,是可信的。因为颜真卿大历三年任抚州(临川县治)刺史,大历六年写《麻姑山仙坛记》,在临川镌刻,很有可能,只是临川石毁后,明太守梁伯达在建昌府(南城)重刻。《南城县志》记载,小字碑丢失后,明初,一樵夫在山涧拾到,其碑刻字迹无恙,只断缺一角,被收藏在郡府。到弘治年间,封藩南城的益王朱佑槟广访宋拓,命良工精刻,并收藏起来。明万历年间郡守季膺又在从姑山房得到明代著名学者罗汝芳所藏宋拓本,精心摹刻,收藏于府中。清代,此碑藏于建昌府盱江书院,翁方纲所见之《麻姑山仙坛记》即在盱江书院所见。并对此碑进行了肯定,他分析:“颜书之正楷,在今日最著于耳目者约三种,一种方整者,为中兴颂,东方像赞,家庙碑是也,一种遒紧者,干禄书是也,一种冲和者,此碑是也。”

现上海书店1989年6月出版的颜真卿《小字麻姑山仙坛记》即是南城本,同北京图书馆所藏《宋拓麻姑山仙坛记》是一致的,但拓本字迹细小,且斑剥不清,重刻有一定困难,我们也就放弃了重刻小字碑。
中字本为蒯若木旧藏本,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云:“唐大历六年(771年)四月刻,原石在江西南城,久佚。此割裱本,为蒯若木旧藏宋拓中字本,有赵烈文、周子元观款。”赵烈文云:“仙坛记中字本罕见著录,中字本是明洪武时所见,其字体同小字本,大字本风格迥然不同。”再之,对此中字本其他考证论述甚少,故我们也暂时作罢,待以后考证清楚再作重刻。
最后,我们选择了宋拓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为这次重刻本。但以哪个拓本为范本,我们进行了一番精心比较。目前所见书市的版本有10多种,江西省书法界老前辈许亦农先生和其他书法家都认为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的版本最佳,但这个版本又出自哪里?我曾与上海书画出版社联系,他们说是根据三十年代一个版本翻印的。为了使版本来源准确,我专程到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查访。
在上海图书馆获悉,原馆藏一残本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据文物登记表所记,为“唐拓本”,因属“文革”查抄品,现已退还原主。据潘景郑先生介绍,该本是石刻,可见石花,为唐代残本。唐拓本当属珍贵,但既为残本,也就无法重仿摹刻,甚感遗憾。
最后在上海博物馆善本组查找到宋拓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为一级文物,割裱拓片共46张,其上有:清“曹溶私印”、“秋岳生’’、“曹溶鉴定书画印”、“铜鼓斋珍赏印”、“嘉兴张廷济,字叔未,行三,乾隆戊子生,嘉庆戊午科浙江乡举第一”、 “嘉兴张廷济,字叔未,行贰,居履仁乡张屯里,藏经籍金石书画印”、 “敕印张廷济”、“道光巴达生”、“释达受程洪溥题记”、“咸丰戴熙题记”等印章题记。文物登记表鉴定意见:“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明都穆《金薤琳琅》云已毁于火,审此拓无石花,有木纹,当系宋代之木刻本,今所见传本,皆有残缺,此本全文完整无缺,为宋拓善本。”
据此可知,大字《麻姑山仙坛记》唐为石刻,宋为木刻。拿宋拓本原件同现出版的多种版本比较,1986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原本是由此而来。经过专家论证,我们决定依据上海博物馆所藏宋拓本重刻《麻姑山仙坛记》大字碑。是按原碑斑剥形式重刻,还是填残补缺还其原本?同我省书协副主席、篆刻家许亦农老先生及有关同仁商议,大家一致看法是:既是重刻,还是还其原貌为好,以重新镌刻形式再现古碑。但如何修复残缺部位又成了一个难题。有幸的是,1989年3月能源出版社编印的《法书存真集》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该书序言说明:“传世的碑帖法书中,良莠相杂,深浅莫辨,尤其石花漫漶,严重失真,令人难以卒读,往往使学书者不知所以……为确保丛帖质量,用科学方法对泐痕精心修除,力图使此帖恢复本来面目。”我们拿宋拓同此帖比较,竟发现填补漫漶处恰到好处。于是,由许亦农先生逐字上碑,精心镌刻,约有五平方米的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以直排卧碑形式镌刻完成,重新耸立在麻姑山仙都观。

参考资料:http://www.freehead.com/thread-6737631-1-1.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