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机制和调节方式有啥异同

如题所述

相同点:

调节机制和调节方式都是指建立在生存活动、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便随之而增加。

所谓发育,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一直到死亡。

不同点:二者在包含内容、意义上有区别

1、二者包含内容上的区别

调节机制包含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以及分级调节,反馈调节。

调节方式只包含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2、二者意义的区别

调节机制指的是主体对内外部条件变化所采取的调整应变机制,调节方式是一种主体对待外界环境变化的应激方式,多种调节方式组成了调节机制。


扩展资料:

调节方式中感受器分类:

1、根据其特化程度分为:

一般感受器:分布于全身各部,如痛、温、触、压等感受器。

特殊感受器:如视、听、平衡、嗅、味的感受器,仅分布于头部。

2、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和刺激的来源分为:

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接受心血管等处来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渗透压、温度、离子和化合物浓度等的刺激。

嗅粘膜的嗅觉感受器及舌的味蕾,其刺激虽来自外界,但这两种感受器与内脏活动有关,通常也将其列入内感受器。

外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等处,刺激主要来自外界,如触、压、痛、温、光、声等。

本体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置觉感受器,接受主要来自机体运动时所产生的刺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经调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命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0

1、内涵不同

调节方式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的各类活动。

调节机制则是一种主体内部无处不在的机制,也是流通主体的执行机制,它贯穿于整个流通过程的始终。

2、类型不同

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调节机制包括外部调节机制和内部调节机制。

扩展资料

调节机制的类型介绍

(一)外部调节机制

外部调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通机制的自发调节。这里边主要是通过商品流通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由供求关系而引起的价格变化来调节商品流通主体的经营活动。二是自觉的调节,主要是国家或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法律的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干预来调节商品流通主体的经营活动。

(二)内部调节机制

商品流通企业在既定的外部力量的条件下,通过内部调节机制可以自动地保持对外部市场环境灵敏的变化和良好的适应性,以及保持企业的运转协调和平衡。这种内部调节机制其实质是企业内在活力和外在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调节

百度百科-调节机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9
首先,你的问题中,机制、方式、途径是用词问题,比如你可以说人有神经和体液两种调节机制,也可以说人有神经和体液两种调节方式、途径。这是耍嘴皮子的事,不要在意。
  生命活动两种调节机制:神经和体液(或称激素)调节,书本上有,以你的教材为本。
  -----------------------------------------------------------------------------
  反馈一词,是借自于控制论上的术语,是指一种过程,其表现形式远不限于生命活动的调节。反馈是指由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可以改变受控部分的状态,而受控部分状态的改变程度、结果也成为一种信息,反作用于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可以根据受控部分的实时状态不断调整发出的信息,以达到对受控部分的精确调节。
  再次强调,反馈是指一种过程,用“反馈调节”“反馈机制”“反馈途径”等是值得商榷的。
  不论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都存在反馈的过程。不过平时通常以体液调节的例子来说明反馈的过程。
  举例:神经调节中的排尿反射,即是一种负反馈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你一膀胱液体,憋得要死,尿完后,不憋了,就没有尿意了,呵呵。
  然后就是体液调节,各种例子太多百度去吧。
  反馈过程有正负之分,生命活动调节多为负反馈,正反馈少。关于反馈想了解更多百科上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9-25
调节方式 包括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调节机制 包括 反馈调节、分级调节
其中 反馈调节 包括 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用来保持稳态 而正反馈 则出现 极端现象 比如 血液凝固 排尿反应等)
分级调节 一定要 下丘脑、垂体、分泌腺共同参与
第4个回答  2018-05-17
排尿反射应该是正反馈调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