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凄美异常,黛玉三次葬花的缘由是什么?

如题所述

《红楼梦》中提到三次葬花,分别发生在第二十三回、二十七回和六十二回。三次葬花,葬花人、葬花对象、寓意各有不同。

第一次葬花,用舒芜的话来说,是一个“优美的爱情小戏剧”。当时正是三月中浣、春暖花开的时候,宝玉和黛玉不约而同地对散落的桃花动了怜惜之情。宝玉将落在满身满树满地的桃花兜起来,抖落到池中,任其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去。而黛玉则担着花锄、挂着花囊、拿着花帚,专门扫了,装在绢袋中,掘了花冢,拿土埋上。两人遇见后,共同将落花掩埋妥贴。其间,因了《会真记》的妙词戏语,两人第一次大胆地表白了相互爱慕的情感。宝玉一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 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以及变作忘八“驮一辈子碑”的誓言,使得这个“落红成阵”的春天在宝黛二人心里变得格外美丽,格外值得珍惜。

第二次葬花发生在黛玉在怡红院吃了闭门羹的次日,正是四月芒种节这天。古时风俗,芒种节这一天要祭饯花神,因为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谢, 花神退位,需要饯行。正是这样一个颇具意味的日子,勾起黛玉的伤春愁思,她默默来到和宝玉共同葬花的花冢前,吟出一段如泣如诉的千古佳句。这一次,两人没有共同葬花,却共同心碎肠断。为的是人生苦短、春光易逝,纵有那良辰美景、如花美眷,也终不免落花流水、无可寻觅之时;为的是虽有两情相悦,却不免风霜刀 剑严相逼、前途归宿两茫茫;为的是双手无法把握自己的爱情与人生,满怀的愁绪无可名状。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令人恸绝,竟成为宝黛之间 爱情结局的谶语。

第三次葬花安排在清明节后、宝玉过生日这天,葬花人为宝玉,所葬之花为夫妻蕙、并蒂莲,同样别有深意。表面上看预示着香菱遭受妒妇兼悍妇夏金桂 的摧残下的悲惨命运,实际上联系到这天夜里怡红院“群芳开夜宴”的场景,则这次葬花无疑暗含了大观园中如花如梦的女儿们青春、爱情与人生的结局,也就是所 谓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次夜宴在行酒令中掣花签,牡丹宝钗、杏花探春、老梅李纨、芙蓉黛玉、海棠湘云、桃花袭人……将每个人的命运与一种花联系在一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7
就是一种压抑心情和失落感情的释放,曹雪芹在《葬花吟》里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林黛玉的心情和无望的失落。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奴知是谁。
第2个回答  2019-07-25
第一次葬花,是初与宝玉爱恋。第二次葬花是芒种节这个节日勾起黛玉的伤春愁思。第三次葬花安排在清明节后、宝玉过生日这天所葬之花为夫妻蕙、并蒂莲,同样别有寓意。
第3个回答  2019-07-26
其实黛玉葬花说白了就是她太闲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风花雪月和伤感自怜。给她几亩地试试,让她衣食住行自理,你看她还有没有这闲工夫。
第4个回答  2019-07-29
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对自己的见解缺乏共鸣知音,因而葬花以自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