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谁发明的?应试教育是谁提出的?

如题。

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据西元前1115年的记载),以及对已进入仕途的官员的定期考核(据西元前2200年的记载)。”   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考试的意思,在《说文解字》中是:「考」者「老」也,「试」者「用也,明试以功」。《尚书》中有“试可乃已”、“试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等记载,   《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有关科举的论著而来,而这些论著的说法又是根据《尚书》的记载而来。   “考”与“试”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皆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将“考”与“试”二字连用,始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该书《考功名篇》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   在此以前,考和试是两个意义相近的概念,当考和试结合为一个词后,便有了双重性的含义,一是指对官员的考核和试用;二是指对个体掌握具体知识、能力等效果的一种检验、测度和评定。   在十六世纪后,西方各国开始把中国的科举制度引入文官的考试中,后来加进了现代的测量和统计方法,而成为一门新兴的考试科学。   我国现代的考试制度,是随著解放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在高等院校建立的同时而效法外国的,跟从前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形式有很大的差距
  考试是人类社会步入强制性脑体分工阶段的产物。约公元前2000年,中土治国者以"考"、"察"、"比"、"试"等"实践"方式选拔人才。汉文帝用"对策"选"贤良方正",成为考试之滥觞。随之,董仲舒首创了"考试"的概念。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考试制度以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由"进士科"取代"察举科"为标志。十六世纪,中国考试制度传至西方,十九世纪,英国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二十世纪以来,考试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广泛的应用.
  公元前165年,汉文帝为参加“贤良方正科”的士子出题考试。试题共分四个题目(策目):朕之不察、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 这次考试也被认为我国取士考试的开端,汉文帝出的这四道题目自然也被认作我国最早的考试作文题了。 这道题当时写在竹简上,叫做“策题”。皇帝用策题考试,就是“策问”。应试士子针对策题提出的问题,一目一目地在竹简上写出答案——策文,这就是“对策”。参加这次对策的有100多人,颖川郡(河南禹县)人晁错获得第一,从太子家令进而被提升为中大夫。此公后来协助景帝削藩成功,奠定大汉之基业。 明磊曰:余观之,此次作文联系实际,关注国计民生,让士人随意褒贬君主时政,彰显汉文帝虚怀若谷、求贤若渴、安邦定国之襟怀。呜呼!今之衮衮诸公为政有此自信大度乎?皆尸位素餐者流!党国之政,拒民千里,反不及汉文之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1
考试是隋文帝创立的隋炀帝设科举应试教育是由苏联传过来的谢谢采纳希望你给我的好评是100%
第2个回答  2013-11-11
都是隋炀帝。他是罪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