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分别该如何调整?

如题所述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

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

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气门形式

根据气门位置的不同,有侧置气门(SV)、底置气门(OHV)和顶置凸轮轴式气门(OHC)三种。从结构上来讲,侧置气门最为简单。但由于采用这种气门形式后,发动机的抗爆性能和高速性能差,只能用于低压缩比和转速不高的发动机,因此国外已不再采用。

从性能上来讲,顶置凸轮轴式气门最为理想,它能适当前高转速、高压缩比重大功率车型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底置气门结构较为复杂,目前仅在美国、原西德(BMW厂生产的R系列摩托车)的意大利等国家由于生产习惯尚继续采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气门间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缸发动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1

门间隙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一般的调整 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通常在冷车状态下检查气门间隙。

2将气缸盖罩打开,按次序检查,通常是每一缸压缩行程终了时,开始分别检查各缸进、排气门间隙。

3、先用手摇动摇臂,检查一下气门有无顶住现象,一般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摇臂是松动的。然后将塞尺塞入气门间隙处,以塞尺刚好能顺利通过为气门的间隙值。

4、若间隙不符合规定值,应松开摇臂上的锁紧螺母,用旋具调节螺钉,当间隙达到规定值时,用旋具将锁紧螺母紧固。

5、再复查一次每个气门的间隙是否都调整到合适。

6、提高工作效率,可采取两次调整法,即将曲轴转至第一缸压缩位置时,同时调整另外各缸气门未被顶住的气门间隙,然后将曲轴旋转一周,再检查调整其余未被调整的气门间隙。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1、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2、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

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

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气门间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07

1、首先拆下气门罩盖,然后摇动曲轴,使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飞轮的“上止点”刻线与水箱上的刻线对齐),关闭减压装置。将厚薄规插入摇臂头与气门杆端之间,测量其间隙的大小。

2、需要测量热车和冷车时的气门间隙,将测得的值与技术规定值进行比较。一般是冷车时进气门间隙为0.35毫米、排气门间隙为0.4毫米。

3、热车时进气门间隙为0.25毫米、排气门间隙为0.3毫米,如不符合规定值,则进行调整。

4、调整气门间隙时,先松开锁紧螺母,用螺丝刀拧动调整螺栓至间隙适合为止。再用螺丝刀顶位调整螺栓,将锁紧螺母拧紧。然后再复查一遍间隙是否适合。

5、但在气门摇臂头有凹窝的情况下,调整气门间隙时,最好是按规定顺序调到气门无间隙为止,根据气门调整螺丝的螺距和要求的气门间隙退回调整螺丝相应的大约间隙圈数。此方法要比用厚薄规定准确些。对多缸柴油机要根据工作顺序和气门排列,依次进行调整。

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

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气门间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气门间隙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一般的调整 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通常在冷车状态下检查气门间隙。
(2)将气缸盖罩打开,按次序检查,通常是每一缸压缩行程终了时,开始分别检查各缸进、排气门间隙。
(3)先用手摇动摇臂,检查一下气门有无顶住现象,一般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摇臂是松动的。然后将塞尺塞入气门间隙处,以塞尺刚好能顺利通过为气门的间隙值。
(4)若间隙不符合规定值,应松开摇臂上的锁紧螺母,用旋具调节螺钉,当间隙达到规定值时,用旋具将锁紧螺母紧固。
(5)再复查一次每个气门的间隙是否都调整到合适。
(6)提高工作效率,可采取两次调整法,即将曲轴转至第一缸压缩位置时,同时调整另外各缸气门未被顶住的气门间隙,然后将曲轴旋转一周,再检查调整其余未被调整的气门间隙。 

“两次调整法”调整气门间隙的操作程序:
(1)摇转曲轴,根据正时记号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
(2)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按“双、排、不、进”原则确定能调整的气门,然后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3)将曲轴再转一圈,使正时记号对准,用同样的方法检查、调整其余气门间隙,至此所有的气门检查、调整完毕。
“两次调整法”又称“双排不进法”,“双排不进法”的“双”指处于上止点的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可调整,“排”指该缸的排气门间隙可调整,“不”指该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不可调整,“进”指该缸的进气门间隙可调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