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岛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仓山区因地处仓前山得名。古称藤山,明洪武年间(1368年)在藤山北麓建盐仓,俗称盐仓前,遂通称仓前山,简称仓山,区名由此而来。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仓山区,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仍为市辖区之一。1955年11月,设上渡、下渡、临江、仓前、麦园、藤山6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撤销水上区,并入仓山区,增设桥东、桥西两个街道办事处。1957年7月,桥东、桥西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水上街道办事处。1958年1月,撤销藤山街道办事处,并入下渡街道办事处;撤销麦园街道办事处,并入仓前街道办事处。
1968年9月,仓山区更名为朝阳区。1970年2月,郊区行政办事处撤销,其所辖盖山公社并入朝阳公社,划归朝阳区。7月,闽侯县城门公社划归朝阳区。1975年5月,朝阳、城门公社划归郊区行政办事处。1978年7月,朝阳区复名仓山区。1987年12月,撤销水上街道办事处,增设对湖街道办事处。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995]102号)批复同意调整福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其中:仓山区辖仓前、对湖、临江、上渡、下渡、三叉街6个街道办事处,从原郊区划入的建新、仓山、盖山、螺洲、城门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996年1月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仓山区从原郊区划入建新、仓山、盖山、螺洲、城门5个镇,从鼓西街道划入农大居委会。
2000年,仓山区辖7个街道、5个镇:仓前街道、下渡街道、临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对湖街道、东升街道、建新镇、仓山镇、盖山镇、城门镇、螺洲镇。
根据第六次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62746人,其中:仓前街道 24537人、东升街道 9270人、对湖街道 27030人、临江街道 22131人、三叉街街道 20291人、上渡街道 12569人、下渡街道 32312人、仓山镇 46264人、城门镇 90302人、盖山镇 88931人、建新镇 64359人、螺洲镇 19666人、福建师范大学虚拟街道10472人、福建农业大学虚拟街道 9241人、红星农场虚拟镇 4664人。
2001年,仓山区行政区划一览表(资料截止日期: 2001年12月31日):
镇(街道办事处)名称 政府(办事处)驻地 面积(平方千米) 户数 (户) 人口(人) 居委会(个) 村委会(个)
对湖街道办事处 马厂街15号 1.2 6511 18322 7
下渡街道办事处 工农路64号 1.78 7711 23332 3
上渡街道办事处 李厝山路16号 1.51 5747 16923 16
仓前街道办事处 公园路36号 1 8527 24524 9
临江街道办事处 东窑街5号 0.85  7701  22141  8
东升街道办事处 东园一路25号 1.3  2649  8606  3
三叉街街道办事处 三叉街新村 2.17  4619  15162  7
建新镇 洪塘路 39.6 10984 38154 3 39
仓山镇 首山路19号 5.3 3823  10832 2  11
盖山镇 盖山路1号 36  17262 63054  1  30
城门镇 敖里村 48  17330 67422 25
螺洲镇 螺洲街 3.7  2814 9454  1 7
合计 142.41 95678  317926  60  112
2003年,根据省政府《关于福州市调整仓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立金山街道办事处的批复》(5月 日 闽政文[2003]134号)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仓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立金山街道办事处的批复》(6月26日 榕政综[2003]155号),调整仓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立金山街道:从建新镇划出卢滨、后曹、潘边、石边、新颐、上雁、葛屿、闽江、刘宅9个村,从仓山镇划出燎原村,从上渡街道办事处划出横江居委会,设立金山街道。
金山街道办事处四至范围为:东至闽江北港,西至闽江南港,南至浦上路,北至金山大道。金山街道办事处驻金山生活区风荷苑1号。行政区划调整后,仓山区辖8个街道、5个镇:仓前街道、下渡街道、临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对湖街道、东升街道、金山街道、建新镇、仓山镇、盖山镇、城门镇、螺洲镇。共有99个居委会、107个行政村。
2004年,全区辖8个街道、5个镇,共有52个社区和112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