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杨振宁坚决反对中国建大型粒子碰撞机?

如题所述

他只是认为对撞机的前景尚不清楚,而且中国还没有建设条件,如果花费数百亿美元来建造这种东西,这需要量力而行。

杨振宁的观点很明确:大型对撞机的建设可以促进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作为理论物理学家,他知道这一点。他反对建造对撞机,因为他认为中国仍然没有建造条件。提出的七个反对意见简要描述如下:

(1)太烧钱

杨认为,CEPC的建设可能是一个无底洞。专家此前估计,建设成本约为300亿元人民币,但实际的建设成本可能远远超过这一数字,甚至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让我们以1989年在美国的SSC项目为例,原始预算为40亿美元,其建设成本远远超过了预算,甚至接近100亿美元,最终导致项目完成;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建造成本超过100亿美元,并且运营和维护成本也高得惊人。

(2)不具备条件

即使CEPC是由几个国家共同建造的,中国的投资也绝对是大部分。我们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仍处于世界倒数。

大型强子碰撞的构造对于中国的高能物理很有用,但还有更多内部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教育,医疗等。如此大量的钱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地方。


(3)影响其他地区

在单个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肯定会减少其他科学研究领域的预算。最后,可能会失去西瓜而捡了芝麻种子。

(4)不成熟理论

对基本粒子的研究发现了一个瓶颈,理论并不完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造可能有新发现,或者收获很少。观点是不可预测的。

(5)无短期利益

毕竟,高能物理是基础科学。即使成功,也不会在短期内造福社会。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人才非常匮乏。即使成功建立了CEPC,高能物理研究也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员的参与。即使取得了结果,它也不仅仅限于中国。

(7)这不是唯一的出路

大型强子对撞机不是研究高能物理的唯一方法,我们可以选择其他更便宜的方法来打破高能物理的现有瓶颈。


尽管杨振宁反对在中国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但他的反对意见没有奏效,因为CEPC已经开始建造;既然该国已决定建设,那就祝CEPC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杨振宁是粒子物理领域的大师。他对粒子物理的趋势有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也许杨振宁的方向不一定是最好的。与此同时,一些重量级科学家如丘成桐和王方毅支持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但无论谁的意见和建议都必须认真对待。

  杨振宁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有许多原因。在杨振宁看来,对撞机是烧钱的无底洞,国外有许多痛苦的教训。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造如此大规模的装置不符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反对建立粒子对撞机是由于各种原因,但主要原因是:首先,建立粒子对撞机的成本接近数千亿美元,而人力也是一个大考验。此外,欧洲有一个粒子对撞机,即使建成了,也没多大用处。其次,对撞机的碰撞可能会产生微小的黑洞。如果有,我该怎么办。这就是杨振宁先生担心的。

  当然,中国建立大型粒子对撞机并非没有好处。如果粒子对撞机建成,它将吸引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顶尖科技人才,掌握这一国际顶尖科技,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应该大力发展材料科学。这里的材料科学绝对不是指钢和水泥。它可能不包括所谓的“先进材料”,如碳纤维。它应该是指更先进或目前不存在的材料。这是用于前沿的有限资金。新材料的合成或发现也是一项伟大的科学研究。事实上,中国所谓的技术是由别人控制的。非常重要的是,中国的基础材料科学很差。只有提高基础材料科学水平,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制造大国。

第2个回答  2019-10-31
因为中国建设大型粒子碰撞机的科技不够成熟,可能会发生意外。
第3个回答  2019-10-31
因为他觉得这个粒子碰撞机最终会让我们的中国灭亡的。
第4个回答  2019-10-31
因为杨振宁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海归,他见过在美国建立这种东西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