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如何调色

花瓣是什么颜色,如何调出来?

一、工笔画配色表

1、草绿:约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约80%藤黄+15%花青+5%朱磦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磦+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二、工笔画技法之名词解释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复勒:设色完成以后,用墨线或色线顺着物体的边缘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线:工笔画常用手法之一。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体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1、草绿:约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工笔画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约80%藤黄+15%花青+5%朱磦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做为反叶的底色和嫩绿的底色。
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以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磦+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的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以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色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9、豆绿色: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10、墨红色:曙红+稍许墨
11、赭绿色:赭石+草绿
12、古铜色:朱磦+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13、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
14、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15、芽绿色:汁绿+藤黄
16、米黄色:藤黄+朱磦+少许墨
17、桔黄色:藤黄+朱磦
18、墨青色:花青+墨
19、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20、绛红色:胭脂+朱磦+少许墨
21、紫色:曙红+少许酞青蓝
22、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23、老绿:草绿+少许胭脂
24、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25、褐色:赭石+墨
26、檀香色:藤黄+朱磦+少许三绿
27、蓝灰色:花情+白粉+少许三青
28、豆沙色:胭脂+朱磦+少许花青
29、土红色:朱磦+少许胭脂
30、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
31、四绿色:三绿+白色
32、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33、青灰色:花青+少许墨+白色
34、蓝色:酞青蓝+三青
35、朱红色:朱磦+曙红
36、紫青色:胭脂+少许酞青蓝
37、粉黄色:堂皇+白色
38、红褐色:墨+胭脂+少许朱磦
第2个回答  2019-08-08
直接把根部的绿色调出来,然后用水过渡就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