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拼音】  pì  bì

【释义】  

辟(pì):1. 开发建设 :开辟。2. 驳斥,排除 :辟邪。辟谣。辟蠹。3. 透彻 :精辟。透辟。鞭辟入里。4. 法,刑 :大辟(古代指死刑)。

辟(bì)1. 君主 :复辟。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 :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

【组词】

辟谣(pì yáo):说明事实真相,驳斥谣言。

精辟(jīng pì):精深透彻。

辟邪(bì xié ):避凶,指驱除邪恶;偏邪不正;驳斥邪说。

开辟(kāi pì) :1.指宇宙的开始。古代神话,谓 盘古氏 开天辟地。2.开发;开拓。3.开创;创立。4.开启。5.打开通路。

复辟((fù bì):指失位的君主复位。

【拓展延伸:辟邪】

1.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似鹿而长尾,有两角。

《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凶。”

颜师古 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

《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唐 秦韬玉 《豪家》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 

闻一多 《红烛·剑匣》:“我又将他制成层迭的花边:有盘龙、对凤、天马、辟邪底花边。”

2.古代宫中对仆役给使的称呼。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宣王 顿首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明帝 ﹞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诏授太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 魏明帝 使给使辟邪,召 司马懿 。辟邪,给使之号,犹 汉 之丞相苍头呼为宜禄也。”

3.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避除邪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 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方伯取黄缎八尺,求书符辟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