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伤骨折单位应该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一;工伤员工的救治和护理
《工伤保险条例》有规定,员工发生工伤时,企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让员工得到救治,工伤救治也是工伤保险的基本内容。
发生工伤的事故现场因为大多数都在公司内,所以员工如在公司内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救治,比如对受伤较轻的人员先简单处理其伤口,如需要的,送医院进行治疗;对受伤较重的,将受伤的人员尽快送到有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和治疗,确保受伤职工及时得到有效救治。
二;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在工伤事故发生或职业病确诊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四;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还需要企业来负责。而如果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员工,如果要保留与企业的劳动关系,需要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企业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另员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仍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方便判断后续停工留薪期限、企业需支付的津贴等事项。
五;协商及经济补偿
工伤认定完成后,企业可以根据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级和国家标准计算出工伤保险中每一个项目的金额,双方就此可以进行关于赔偿的协商。
在协商阶段,最好有专业的法律顾问介入。因为协商看似简单,实则专业,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经验。
六;尽量不要在伤者或者其家属严重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进行协商,否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
协商过程中,应将所有应当赔偿的项目一一确定具体金额,尽量不要有遗漏项目,否则如最终协商的金额与应该支付的金额有较大差距的, 员工仍有权提起劳动仲裁、诉讼要求再支付一笔费用。
何为工伤者
1.工伤的主体是劳动者;
2.工伤伤害的是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或生命,如果在生产中发生事故但无人员受伤,则不构成工伤事故;
3.工伤一般与职业活动有关,主要包括工作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等;
4.实践对劳动者受到伤害实行扩张性保护,因此工伤的范围并不完全与定义一致。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十八条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