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借钱,到底该不该帮忙

如题所述

朋友来借钱到底该不该帮忙?看完再做决定

别急着回答,因为这个问题里其实嵌套了一个前置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朋友?

有人说朋友就是利益交换,你没有可利用的价值就没有朋友。其实靠利益交换来维系的人只能叫伙伴。有句话叫无钱莫入众,言轻莫劝人,待到成功后把酒话初心。

意思就是只要你成功了,身边自然会有很多的朋友。成功者身边确实会聚集很多的人,但这些人大都只是伙伴,他们的动机无非是趋利和幕墙,你就是他们的功利性社交向社交这种社交本质。都不是在交朋友,而是在找合作伙伴。人性永远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如果仅仅是利益,就注定会产生分歧,无法长久。事实上,你越成功,你的伙伴确实会越多,但朋友反而会越来越少。因为成功一定是建立在认知提升的基础上,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你会无可避免地失去那些原地踏步的朋友。所以,当你发现聊得来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想法无人可说的时候,别怀疑你在进步,你的思维认知越高,能跟你共鸣的人自然就越少。

强者不是爱独行,而是。知音难觅,只能独行。就像古代的君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他们真的没有朋友,所以自称寡人。有人说朋友就是情感慰藉,只有一起经历过很多事儿才算朋友。其实靠情感慰藉来维系的人只能叫故交。人体的细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完成一次彻底更换,所以严格来说,曾经那个跟你在深夜对酒当歌的人已经彻底消失了。

点赞之交,所以一般的同学聚会,有能力的人不想去,没能力的人不敢去,最后只能聚起来一堆说话毫无营养,除了叙旧就是炫耀的人。

其实不论是学生时代的同学,还是初入社会时的同事,你们只是恰巧在某一个时空结点发生过交集,被动产生了交流,而朋友一定是需要自己主动去挑选的。

小孩子都会长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长大。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小时候的打打闹也很美好,只是因为当时特别喜欢的玩具对现在的你来说不重要了,但小时候。和你玩具的人,往往会变成现在抢你的客户,占你车位,向你借钱不还的人。

事实上,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之后就已经死了,之后的每一天,他们都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真正的友情比爱情还要稀缺,它既不是利益交换,也不是情感慰藉,而是思想的共鸣,灵魂的共振。而且,要长期维系一段友情,还需要靠一个巨大的坎,就是人性。

亲情有血缘来维系,爱情有繁衍的本能来触发,有婚姻来兜底。所以你会真心希望自己的亲人越来越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好,但唯独不会希望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好,甚至是比自己还要好。因为人重振自己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看着比自己卑微的东西聊以自慰,一种是看着比自己伟大的东西,然后狠狠地提醒自己。

无限的故乡里有一段话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故交,我小时候跟闰土亲蜜无间,过了几十年再见的时候。但爱着这个心中的美好的少年,亲切地说道,闰土哥,你来了。他就动了嘴唇,没有作声,然后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叫道,老爷。

小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直到前一阵儿再次看到,才被文中那种巨大的悲凉感所震撼。就像陈奕迅那首歌里唱的,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学生时代的友情看似美好,但你仔细回忆一下,保持联系的又有几个人?

是不是每次转学升学都会有大批的朋友不再联系?即使有联系,大部分也只是勉强维系成了朋友?

大多数人都热衷于第一种,面对第二种,他们先是找各种理由拒绝相信,到了实在无法欺骗自己的时候,就会把头埋进土里装死。他们永远只愿意在比自己卑微的东西里寻找优越感,舍不得提醒自己,这种人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思想高度同体,并且。真心的希望对方越来越好,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联系,不会刻意维系,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个人可能隔着山和大海。

但几年之后再见面时,丝毫不会陌生和尴尬,感觉就像饭吃了一半儿,他去了趟洗手间,微笑着回来。这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