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悄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如题所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出处: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近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品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写了这首词。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注释
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鉴赏

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春归是梅花在风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飞雪中所迎。很显然,这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1
已经是悬崖绝壁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只有梅花在料峭风雪中傲娇绽放,悄悄地不与百花争春,只向人传递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满山遍野百花竞放时,她却悄无声息地在花的笑。
第2个回答  2021-03-01
这首词出自现代革命家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创造这首词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斗志,他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所以他用逆向思维,反映一种威武不屈的精神。
第3个回答  2021-03-01
加上前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就是咏梅 卜算子 毛泽东主席创作的词,很有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