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破坏自然的例子5个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过度放牧

1/3的世界上牧场由于过度放牧正在剧烈地退化,过度放牧是导致土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在过度放牧的国家中,危害最大、面积比例最大的是巴基斯坦、苏丹、赞比亚、索马里、伊拉克和玻利维亚。通常,不合适牧场管理的最开始征兆是最美味的草本植物和草的消失。

放牧的动物总是吃掉它们喜欢的种类,留下老的、不太好吃的植物。当原来植物种类从牧场上消失,杂草就开始侵入,逐渐的,饲料中可利用的营养价值就降低了。在过度放牧的进程中,饥饿的动物使土地裸露,它们的四蹄把土壤踩踏,促进了土地被侵蚀。

2、过度垦荒

人口的飞速增长,使粮食短缺成为日益显著的难题。因此,人类大规模地毁林、毁草造田。然而,不合理地开荒、耕作,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荒漠化、风沙肆虐。

3、围湖造田

中国的洪湖、鄱阳湖、洞庭湖、滇池等湖泊,自1960年以来被大规模围垦造田,加剧了湖区环境生态的劣变。湖北省的洪湖,1964年尚有水田83.2万亩,经多次围湖累计达30万亩,现存水面53万亩。由于湖容减小,严重减弱湖区的调蓄抗灾功能,以致汛期渍涝灾害频繁、低湖田土壤环境恶化,效益下降。

4、不合理地引进物种

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选择、淘汰、竞争和适应,形成了与其周围环境及其他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侵入另一个生态系统之后,侵入者既有可能夭折,也有可能在没有天敌制约的环境里迅速繁殖,使被侵入的生态系统失去稳态而解体。

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有沙漠、高山、大海的阻挡,生物很难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去。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迁移比过去要容易得多,由此酿成的生物灾害在地球上也屡见不鲜。

5、过度采挖珍稀动植物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超载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进行采挖、捕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许多动植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野人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国的人参产地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野人参了。我国许多中草药,一旦被证实对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原料植物就会很快被采挖一空。物种的进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物种不可能退化成过去的物种,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