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陌生人就紧张,是生理因素还是心理的,如何改变呢?

如题所述

这是有社交恐惧的表现,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方法如下:

1、积极的自我暗示:和陌生人相处的时候,下意识地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节奏,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本应该做什么”上,不用太在意有一个人站在身边。见到陌生人就紧张,那是因为不自信,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如果做了不对的事情,可以坦然说一句“不好意思”或者是“抱歉”,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通过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我们心里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培养自己的信心。

2、别太在意自己的反应:紧张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我们太在意自己的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反应,就相当于在强化自己的紧张行为,使其一步一步的加重。

为了消除内心的紧张,可以适当转移一下注意力,例如想想接下来要见到的朋友、想想最近遇到的趣事等等。

3、多创造社交机会:可以约上三五好友,经常聚聚,朋友之间的好友相互介绍,只要多为自己创造社交的机会,习惯了社交的场景,这种社交紧张的情况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这种情况如果是偶尔出现一下,实属正常,我想很多人恐怕有过此种感受,比如,连续几天没有休息好,或是过度劳累等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如果要经常发生的话,就要注意可能是人的心理过于敏感或是有社交恐惧情绪。

谈到心理过于敏感,就必须了解感觉阈限。每个人都有感觉器官,但人们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却不大相同。同一种声音,有人听得到有人听不到;同样亮的光线,有人看得见有人看不见,这就是感觉能力的差别。那么对人的感觉也是一样,有人见人走过来就不会紧张,而有人就会突然感到紧张一下,但马上就好。

我们把人们的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换句话来说,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低。当对人的感觉阈限正常时,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中的情况,但当人感觉阈限过低时,他的感受性就会很高,让人变得过于敏感,只要一点点刺激,比如迎面看到人走过来,就会突然紧张一下,引起他对人的过度反应。

还有,就是有一种特定的社交恐惧情绪,在比较轻微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会由突然紧张一下,慢慢发展为经常性的紧张,且紧张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最后因为非常害怕迎面来人,甚至不敢上街。

对于前一种心理过于敏感的情况,因为是天生的心理特质,且对身心没有什么伤害,一般不需要特别干预。而对后一种特定的社交恐惧情绪,因为会影响到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等社会功能,就需要通过“系统脱敏”等心理方法进行脱敏训练,以获得改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其实就是心理因素,完全是因为你的心理素质不好,所以见到陌生人的时候才会特别的紧张,应该经常和陌生人接触,慢慢的就会改掉这样的情况。
第2个回答  2020-11-18
个人觉得,如果自己见到陌生人就紧张的话,那么确实可以说明这是心理的因素,心理素质不好的人遇见陌生人就会非常的紧张。
第3个回答  2020-11-18
心理因素。尽可能去接触更多的陌生人,尝试去沟通,去交流,从只会一句话都后期的多句话,也是个进步,所以要尽可能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
第4个回答  2020-11-18
是心理因素,要训练自己的能力。这通常是和人一直以来的性格造成的,心理产生对他人的距离感,要经常强迫自己进行陌生人社交,放开内心的拘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