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是怎么定价的?

如题所述

世界主要国家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对药品直接定价。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据药品生产成本及疗效、安全性等因素直接定价。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有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印度、罗马尼亚、巴西等国家,其特点是价格干预程度很深,企业自主权很小。另一种是按照周边国家的市场实际价格水平,计算平均价格后直接定价。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有荷兰、加拿大等。这些国家药品一般依赖进口,本国药品生产数量很少,因此采用这一方法。 第二类:制定参考价格。以同一疗效组中某种药品的价格为该组每种药品报销的参考价,超过此价格的部分需由病人自付。采用这一定价方法的国家有德国、瑞典、丹麦、新西兰、哥伦比亚等。这种方法考虑了同类药品的质量差别问题,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生产企业也有一定的定价自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产品自身特点.在报销价格之上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定位。 第三类:通过控制药品生产利润水乎间接控制药品价格。此方法主要为英国所采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便于政府进行管理;缺点是如果利润率控制过严,不利于鼓励药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四类:不直接制定药品价格。代表国家是美国。美国的完备的医疗保险体制是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保证。药品价格虽然不由政府进行控制,实质上由私人保险机构代替了政府的职能,对药品价格进行干预。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患者支付负担,但同时大大鼓励了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药的积极性。所以从1975年到1994年间,全球152种新药中 45%来自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美国1995年颁布的150项生物技术专利中,80%来自本国。 世界主要国家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对药品直接定价。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据药品生产成本及疗效、安全性等因素直接定价。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有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印度、罗马尼亚、巴西等国家,其特点是价格干预程度很深,企业自主权很小。另一种是按照周边国家的市场实际价格水平,计算平均价格后直接定价。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有荷兰、加拿大等。这些国家药品一般依赖进口,本国药品生产数量很少,因此采用这一方法。 第二类:制定参考价格。以同一疗效组中某种药品的价格为该组每种药品报销的参考价,超过此价格的部分需由病人自付。采用这一定价方法的国家有德国、瑞典、丹麦、新西兰、哥伦比亚等。这种方法考虑了同类药品的质量差别问题,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生产企业也有一定的定价自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产品自身特点.在报销价格之上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定位。 第三类:通过控制药品生产利润水乎间接控制药品价格。此方法主要为英国所采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便于政府进行管理;缺点是如果利润率控制过严,不利于鼓励药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四类:不直接制定药品价格。代表国家是美国。美国的完备的医疗保险体制是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保证。药品价格虽然不由政府进行控制,实质上由私人保险机构代替了政府的职能,对药品价格进行干预。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患者支付负担,但同时大大鼓励了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药的积极性。所以从1975年到1994年间,全球152种新药中 45%来自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美国1995年颁布的150项生物技术专利中,80%来自本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5
药品的价格组成是非常复杂的,所以需要先明确药品的价格组成,首先是成本价,也就是生产这种药的所有成本价格,然后是底价,也就是加上企业合理利润后的价格,然后再算上销售商的利润就是出厂价,之后还有批发价、实际零售价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标价和实际零售价。

中标价是政府指导定价时,给企业一个最高零售限价,企业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报价然后投标竞标,最终取得在该地区医院销售的资格,这个价格得到认可确认后,即为中标价,所以药品的价格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政府的指导价格。

实际的情况会比这些复杂的多,根据药品种类的不同,定价都是相对合理的,比如说医保目录内的特殊的管制药品,企业就不用考虑自主定价的问题了,都是政府定价,通常就是企业的出厂价。

医保目录内的非处方药通常都是政府给予指导价,也就是之前说的根据最高零售限价后的中标价,这个是需要考虑当时实际的状态的。

对于医保目录外的药品,基本上就是企业自主定价了,这里就需要考虑供需方、竞争方、市场反馈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根据成本、渠道、药品的价值及市场价值等进行定价。

无论是哪种定价,基本上都是动态的,根据实际的情况,比如说医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特殊的疾病、疫情等等来匹配价格的。
第2个回答  2021-02-05
药品的价格组成是非常复杂的,所以需要先明确药品的价格组成,首先是成本价,也就是生产这种药的所有成本价格,然后是底价,也就是加上企业合理利润后的价格,然后再算上销售商的利润就是出厂价,之后还有批发价、实际零售价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标价和实际零售价。

中标价是政府指导定价时,给企业一个最高零售限价,企业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报价然后投标竞标,最终取得在该地区医院销售的资格,这个价格得到认可确认后,即为中标价,所以药品的价格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政府的指导价格。

实际的情况会比这些复杂的多,根据药品种类的不同,定价都是相对合理的,比如说医保目录内的特殊的管制药品,企业就不用考虑自主定价的问题了,都是政府定价,通常就是企业的出厂价。

医保目录内的非处方药通常都是政府给予指导价,也就是之前说的根据最高零售限价后的中标价,这个是需要考虑当时实际的状态的。

对于医保目录外的药品,基本上就是企业自主定价了,这里就需要考虑供需方、竞争方、市场反馈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根据成本、渠道、药品的价值及市场价值等进行定价。

无论是哪种定价,基本上都是动态的,根据实际的情况,比如说医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特殊的疾病、疫情等等来匹配价格的。
第3个回答  2021-02-05
药品是怎么定价的?
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想知道药品是如何定价的吧,那么就一起来看看药品定价方法了解一下吧。
一、药品的价格体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通常包括成本价、出厂价、批发价(又可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批发价)、零售价等。而对于药品而言也是一样。但是,由于药品的销售渠道相对复杂,有制药企业、销售代理商、医院等环节,因此价格体系也比上面介绍的一般体系复杂。
药品价格通常有:成本价、底价、出厂价、开票价、实际结算价、批发价、实际零售价、中标价、最高零售限价等等。
1、成本价
制药企业核算的生产某种药品所需成本费用。
2、底价、出厂价、开票价、实际结算价
底价实质上就是出厂价,就是成本价加上企业合理利润后的定价。但由于药品的销售是由专业的销售公司来进行的,还有大部分的药品要经过医院进行销售,为了给这些销售公司和医院让度利润空间,就产生了底价代理模式。在底价代理模式下,生产企业按照政府批准的最高零售价格的15%-25%左右价格水平开票给代理商(相应地称为15扣、25扣)。但是,为了应对国家发改委针对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制药企业显然不能再开出底价发票,需要“高开”票,这样就产生了开票价和实际结算价。
第4个回答  2021-02-05

药品定价都是动态的,根据实际的情况,比如说医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特殊的疾病、疫情等等来匹配价格的。实际的情况会比这些复杂的多,根据药品种类的不同,定价都是相对合理的,比如说医保目录内的特殊的管制药品,企业就不用考虑自主定价的问题了,都是政府定价,通常就是企业的出厂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