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哪些变化?这背后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建国初,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我们确定了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而且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努力提高自身地位;
3、60年代,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提出了“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大力发展同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的关系,为反对美苏帝国主义,毛泽东形成了“三个世界”的划分思想;
4、70年代,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新中国恢复联合国所有的合法权利,并且于72年同美国改善关系,同日本建交;79年同美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5、80年代,我国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同世界大国改善关系,建立不同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各种维和行动。
反映的实质:任何国家的外交,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反映。因此,我国60年来,无论政策和方针如何改变,不变的是国家利益至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04
由无知的无畏,到怕死的弱
说明中国的发展是没有指导精神的发展。
实质是革命党转变到执政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2个回答  2020-09-09
(2018·新课标)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即【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痕迹,建立良好的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但并不是要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对朝鲜的全面战争,这期间它所推行的全球战略是“遏制战略”。
(2013·襄阳)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集团,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现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多极化格局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2010·宜昌)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发动的一次军事进攻,它加强了美国在全世界的强权地位,但没有实现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仍然是多极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以迅猛发展,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主张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大,中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坚持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坚持正确义利观,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重视各大国的地位和作用,致力于同各大国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大家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时代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改革创新。
第3个回答  2010-01-06
你们考试要的?别说你是广工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7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
  1954年,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
  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
  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外交有声有色
  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2005年,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营造周边地缘依托。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地区安全机制(如10+1 、10 +3、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湄公河合作、东盟地区论坛等)顺利启动并卓有成效;坚持不懈地推动六方会谈,使朝核问题上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巧妙运筹,使台海局势朝着有利于遏独、制独的方向发展。同菲律宾、越南在落实南海 “共同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同南亚各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中国将成为南亚区域合作组织观察员。
  构建大国关系稳定框架。中国同俄罗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军演,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同印度签署了关于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建立了面向和平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合作全面发展。同欧盟就加强战略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中欧领导人成功举行第八次会晤,启动中欧战略对话,中国与欧盟 在经贸、科技、文教、司法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稳步前进。今年中美领导人频繁会晤,战略对话形成机制,两国关系中的消极面受到制约,中美关系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在中日关系上,坚持原则,对小泉和日本右倾势力在历史等两国关系重大问题上的顽固立场进行了坚决斗争。
  突出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础地位。中国继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合作,不断丰富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构筑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增加,经贸合作发展较快。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推进“中阿合作论坛”建设和“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提升同拉美区域组织的关系。
  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多边外交活跃。中国支持支持联合国发挥其应有作用和影响,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坚持原则,起了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积极参与联合国在维和、军控、反恐、发展、人权司法、环境等问题上的合作以及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活动。重视其他国际多边体制,推动国际军控和裁军,支持包括防扩散机制的建设的多边军控进程。在反恐、防扩散、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与气候、禽流感、跨国犯罪等方面支持多边务实合作。
  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与公民的利益。在台湾问题上,围绕《反分裂国家法》全方位做国际社会工作,阐明我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与格林纳达、塞内加尔实现复交,连续第十三次打打掉台当局“参与”联合国提案,再次挫败台“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图谋。大力推进经济外交,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的能源、资源合作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各种双边、区域和多边经济合作,为扩大开放和企业“走出去”服务。积极维护我公民和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
  加强外交软实力。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如: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求发展的观点;关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观点;关于包容互补、尊重文明多样性的观点、关于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重要手段来保证国际安全的观点,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广泛国际经济互利合作的观点。最近中国在总结上述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口号。中国把这些理念体现在外交政策、外交实践和对外宣传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外影响力。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