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考体育的???

1,中考为什么要考体育???
2,中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考体育的???
3,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体质太弱,所以国家规定中考要考体育???

1982年就开始考体育了,不过只有报考重点中学的才考体育,录取时体育分不计入总分,只是参考而已,高低无所谓。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扩展资料:

各地中考报名时间不同。不少地方中考1月开始报名。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网报名。下以成都为例。

应届生报名应届在校初中毕业生由学校组织报名,考生须向学校交验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由学校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学校负责组织、培训、指导考生进行网上报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4
摘要: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从1987年开始试行,1991年正式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学实施,八年来,<<实施办法>>大大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增强了中学生体质,但也有不少地方,特别是农村中学,在贯彻<<实施办法>>时,各行其是,弄虚作假,敷衍了事,严重地亵渎了国家的法规,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本文略谈一些原因(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身心健康、宏观指导、终生受益.

1、<<实施办法>>主要内容、第二章标准及评定之第二条规定,凡身体正常的学生,必须达到下列三项要求,方可体育合格.

1.1 体育课成绩及格;

1.2 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每一单项达30分;

1.3 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无故缺勤次数,一学年累计不得超过应出勤总数的1/10,因病、事假缺勤交次数,一学年累计不得超过应出勤总数的1/3.

1.4 <<实施办法>>对学年学段评定、补考项目、因病或残疾的免予执行体育合格标准、特体学生的降低标准等都有明确规定.对学段评定不合格者,只发给就肄业证书,并不得于毕业的当年报考高一级学校.

2、教育行政部门对<<实施办法>>宣传力度不够.

2.1 问卷部分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70%人知道有这个法规,85%人不知道合格标准的具体内容,还有少数把体育合格标准与体育锻炼标准相混淆.

2.2 问卷体育教师,82%的人知道有<<实施办法>>,40%的人知道具体内容,还有少数学校体育教师目前仍执行省教委(91)16号文件,评定标准(三项)采用分值制.

2.3 据调查我县有60%的学校不能严格贯彻执行<<实施办法>>,少数完中,体育教师没有学生高中三年的体育课成绩记载.学生毕业中,教导处工作人员给学生随意填写体育成绩、<<体育合格证书>>、<<体育合格情况登 记卡>>;有的中学体育教师评定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随意性很大,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验断断续续或根本不测验.无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出勤情况统计,有的学校从来没有安排过课外体育活动.

3、教育行政部门对<<实施办法>>贯彻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监督机构.

3.1、<<实施办法>>第五章罚则之第十四条规定:对在执行本办法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应视情节轻重,由学校或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等,八年来,我县无一例因体育不合格而不给报考高一级学校.

3.2、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学校宏观指导、检查督促力度不够,行政长官制,高高在上,谈谈而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4、学校、家长、学生的困惑

4.1 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如何评定学生的体育合格标准无要求,反正没有监督机构,<<实施办法>>搞好搞坏一个样.目前教育战线上的"大气侯"素质教育,实际在抓应试教育,农村中学尤为突出.生源就是财源,无生源的学校难以生存,谈何素质教育,老百姓眼里只看你的学校考上多少学生,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因此学校出现了学生从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学习,就连正常的睡眠时间都得不到保证,更有甚者,双休日都用来补课、考试,简直是在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4.2 学生及家长也不得已而为之,被动接受.他们的目标,先挤过"独木桥",后"补救"身体,殊不知,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学习的基本保证,"磨刀不误砍柴工"."健康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5、对策

5.1 宏观上国家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考试制度,尽快出台加强素质教育具体措施:如把体育学科列入高考考试科目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把体育列入中考考试科目,2000年前全国各地全面实施.我县九八年实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效果很好,起到导向作用);改革现行的人才观和用人机制,比如:规定不同岗位要有相应的人才规格等;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评估工作和综合教学质量评估力度;在中学校园里倡导将来为党健康工作五十年.

5.2 微观上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举办校长、体育教师等有关人员培训班,认真组织学习<<实施办法>>,加强亘传、检查督促、评比奖励等工作力度。学校要把实施体育合格标准的测验、统计、评定、公布和检查等项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要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职责,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表扬奖励认真实施体育合格标准的部门和个人。体育教师利用室内理论带领学生学习<<实施办法>>,讲述体育合格标准如何评定,有哪些要求等,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分年级印发给学生,使他们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5.3 体育课考试,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年级<<体育教学大纲>>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体育课考试统一要求,原则上规定每学期体育考试时间、项目、评分标准等,给体育教师留用微观调控和学生选考项目的余地。考试采用校内互换制监考,教与考分离,公平合理。

5.4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由所任课体育教师利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进行测验.或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相对集中分年级测验.县区教委对各校上报的体育锻炼标准进行定期抽测,并规定资信度.得到要求给予认可,否则不予承认.

5.5 课间操每校必须做,有住宿生的学校要做早操.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农村中学现有状况:场地大而不规范,器材才,体育设施差(或根本没有)等特殊情况,暂时降低标准.初级中学非毕业班安排两次,毕业班安排一次.完全中学,由于年级多,非毕业班年级安排一至二次.毕业年级安排一次.学生的出勤率由各班体育委员统计上表,经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集中上报教导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采取自由式或集中式相结合,对学生不作过高要求,重在参与,以得到锻炼为目的。

5.6 学校对因病或残疾的学生不宜执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按政策免于执行;对于特体学生,只要平时能积极参加体育课学习,努力锻炼身体,要降低标准,个别降标后仍保不到合格标准的学生(先天性不足),要慎重其事。笔者认为,只要上好体育课,努力锻炼,可以适当再降标(不是无限度),目的是积极鼓励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不是“卡”学生。

5.7 学校要积极利用黑板报、墙报、读报栏、电教设备等媒体,定期宣传<<实施办法>>,及时公布各年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评定情况,对体育不合格的学生,要及时通知本人并要发放补考通知书给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争取补考力求得到体育合格标准。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倡导愉快教育,体育锻炼,终生受益。

6、小结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要求我们依法治校,尽快改革单纯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贯彻<<实施办法>>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搞好了,必然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强烈呼吁:学校要切实落实<<实施办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身体健康的、多种多样的、各种类型的、多种规格的多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

2、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关于施行<<中学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

3、<<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4、部分统计资料。
第2个回答  2010-01-28
1,中考为什么要考体育——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何谈学习?

2,中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考体育的——很久之前就开始考,但是正式严肃的记分是从2008年开始体育30分,现在貌似改到了60分,从初一就要抓体育成绩。

3,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体质太弱,所以国家规定中考要考体育——嗯。这是对我们好,多少学生高分低能?像我们学校最好的班,体育就很烂。国家也是想让我们锻炼身体,不要只顾学习。现在不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了么?
第3个回答  2019-05-28
1982年就开始考体育了,不过当时好像是只有报考重点中学的才考体育,录取时体育分不计入总分,只是参考而已,高低无所谓
第4个回答  2010-01-28
个人认为体育中考没什么意义。
不过是强迫我们90后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强制性手段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