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必修4 提纲

政治 必修4 提纲(高二)

不好意思,兄弟,我忘了
联系发展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概念]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事物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概念]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概念]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 ①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

1.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方法论: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反对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7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1)坚信前途光明,树立必胜信心。(2)决心克服困难,准备走曲折的路。

8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量变的含义: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

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表现: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质变的含义: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表现: 事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

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辩证关系方法论:

(1)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坚持适度原则.

反对两种倾向: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反对“激变论”和 “庸俗进化论”

矛盾创新
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处理问题时,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矛盾是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过程中的。这是矛盾存在的绝对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方法论:

1、正确对待矛盾: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错误倾向:反对千篇一律、一刀切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概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普遍性特殊性二者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分析的精髓,坚持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和“单打一”

6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主流,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

7辨证否定(否定之否定)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方法论: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③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内涵:

①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在着否定;

②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联系: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②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方法论: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4
1)世界的客观性: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实事求是(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4)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善于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5)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6)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应该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7)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又统一---双方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 是普遍存在的,必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和关键)。

(9)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又要统筹兼顾);看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0)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对外因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善于利用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注意避免其对事物发展的不利影响)。

(11)量变和质变:坚持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的原则;注意优化结构,促进事物的发展。

(12)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有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

(13)认识要不断深化(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学会运用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重视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

(14)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1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16)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有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不同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不同的。

(17)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要走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核心、也包括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