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三箭定天下的战袖李存勖,为何最后死于伶人之手?

如题所述

造成李存勖之死并不只是宠信伶人,而是当初建国立业的武将们权力过大,李存勖妄想用伶人来化解功臣武将们的权力,只知一味的享乐,朝政一片腐朽不堪,再加上李存勖诛杀朝廷重臣最后引起朝臣们的愤恨,起兵造反将李存勖诛杀。

李存勖勇猛敢斗,建立朝代之后灭后梁一统中原

李存勖从小就善于骑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十一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建立了许多功勋,当时唐昭宗看到李存勖英姿飒爽的样子非常欣赏,并断言此人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果不其然李存勖凭着过人的本领很快就在军中建立起了名望,甚至名声已经超过自已的父亲李克用。

后来李存勖建立后唐,在继位的初期为报父亲未完成的心愿,于是大举进攻后梁,重创朱温,此战过后李存勖威震天下。在短短的十余年,李存勖就取得中原,在当时被人们称之为“战神”。

李存勖取得中原之后,开始不求进取,荒废朝政

李存勖自从灭梁。吴、汉等君主向其俯首称臣之后就认为敌人已经消灭可以高枕无忧了,自已的使命已经完成应该享受一下君主的快乐。从此过上了奢侈的生活,性格大变,将所有的功劳都归于自已,骄傲自负。整天不问朝事,只知道享受美色,整个朝廷腐败昏暗。

李存勖从小就非常喜欢戏曲,甚至还喜欢登台表演,这次称帝之后只将心思放在听戏上面,还跟戏子一起在庭中嬉戏,同台演出。因为李存勖宠信伶人,这些伶人仗着有李存勖撑腰,居然可以自由的出入皇宫,戏弄朝廷官员,而朝官敢怒不敢言。

李存勖重小人,远贤臣,许多人才不能重用导致怨声四起

李存勖重用伶人也不罢了,对国家有功之人却并不奖赏,甚至有些官员为了讨好君主反而争相给伶人送礼只求美言几句。在李存勖在位其间宦官的人数达到近千人,并将这些人委以重用,可见当时的朝廷非常昏暗。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李存勖命伶人监视朝中大臣,打探臣子的一言一行,许多素日里与伶人有恩怨的臣子一一被打击报复,当时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当朝君主昏庸无能自然激化了许多人的不满,但李存勖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李存勖听信谗言冤杀大臣,终于引发暴乱,李存勖在战乱中而亡

让李存勖彻底失去民心是因为误听了伶人的挑拨把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郭崇韬残忍的杀害,当时这种暴行令人气愤,人们积累的怨愤到达顶点于是李存勖的灭顶之灾来临。为了替郭崇韬讨回公道,李嗣源在士兵的拥护之下举兵造反。

等到叛军打到眼前时李存勖才知道自已大限已去,所有人早已经对李存勖心灰意冷,纷纷支崩离散。李存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沙场上战无不胜的战神,甚至想拿钱收买人心,最后被身边的伶人杀害,真的非常讽刺。

李存勖被杀是诸多原因造成的,李存勖只知在战场上杀敌,却不懂如何成为一国之君,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引起灭亡。一代枭雄曾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无人能敌的将军居然死在了伶人之手中成为笑柄,真的令人十分唏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08
李存勖雇用伶人做自己的眼线,然后出现上下不满矛盾批激化,但是李存勖全毫不知情。最后没等到他亲自驾征,来得及战死沙场就被身边的伶人所谋害。
第2个回答  2022-10-08
是因为发生了叛变叛乱,还有就是他的性格缺失造成的,也让人特别的惋惜,死在了乱世之中。
第3个回答  2022-10-08
因为他受到了别人的羡慕和嫉妒,而且还得罪了对方。而且也受到了别人的陷害,所以才会被对方杀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