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糖尿病?

如题所述

真实案例

生活在东北的林阿姨,二十二年前,她的母亲查出糖尿病,林阿姨也在十年前,45岁时查出来患有糖尿病,然而病魔没有收回它的魔爪,她的女儿今年刚满三十岁,也在不久前诊断患有糖尿病……


为何林阿姨一家三口都患上了糖尿病?难道糖尿病会遗传吗?


就目前的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的发生确实与遗传有关系: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患者的发病率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但对于双亲均患糖尿病的人来讲,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


在我国,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一般高于60%。不过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要低于60%,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更强一些。


但糖尿病并不是遗传病,它并不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也与环境、生活习惯(肥胖、少运动、饮酒、吸烟)有关。家里有糖尿病直系亲属的朋友,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一定要调节生活习惯,保持健康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来看一组恐怖的数字: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有1.29亿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前期!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糖尿病发病率仍呈增长趋势,且18~29岁人群患病率已是20年前的4倍!


糖尿病一旦确诊,需要终身与之斗争。但在某个特定时期,是可以将其进程逆转的,这个时期就是糖尿病前期!


刚刚我们提到了1型和2型糖尿病,这主要是糖尿病的两种分类,1型糖尿病多为遗传性疾病,2型糖尿病多为生活方式不当导致,在2型糖尿病发生之前,有个时期患者血糖虽然比普通人高,但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叫作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信号


01

慌、软


过了进餐时间未吃饭或餐后2~3小时经常出现心慌、手抖、四肢发软,特别饿特想吃东西,吃过后症状缓解,焦虑情绪平复。


图源:网络


02

粗、胖


肥胖、腰围超标、体重超标。健康腰围标准:成年男士≤90cm,成年女士≤80厘米。


图源:网络


03

血糖值


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比正常人高,但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在6.1~7.0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


图源:网络


04


这里指的是黑棘皮症,主要是颈部、腋窝部位皮肤发黑、增厚,摸上去细细软软的像天鹅绒,这种患者多为肥胖体型的年轻人。


注意: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超重或肥胖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曾有妊娠糖尿病或巨大儿分娩史者、年龄大于45岁的成年人等这些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上述四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测定,根据情况还会有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脂、尿常规、心电图、视力及足部、神经病变等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来采取正确的干预方式进行调理和治疗。


糖尿病前期做好6件事


做好这六件事儿,糖尿病前期患者也可逆转。


1、管住嘴:不能多吃和乱吃,每顿七八分饱,多吃新鲜蔬菜,少吃含糖饮料、冰淇淋、果汁、巧克力少吃大鱼大肉及油炸食品。


2.多运动:长期静坐容易引发糖尿病,每天至少抽出半个小时健身、散步,多做有氧运动,消耗脂肪和能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


图源:网络


3.控制体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控制腰围和体重,不仅降血糖,还可以改善血压、血脂、尿酸和脂肪肝。



4.学会减压:长期精神紧张会刺激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升高血糖。平时要劳逸结合、自我减压,放松心情。


5.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作息规律,睡眠过少、作息混乱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高。


6.正确用药: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见效果,就需要咨询医生,如需要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来干预糖尿病前期,必须遵照医嘱用药。


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加干预,有90%以上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一旦罹患糖尿病,就需要终身用药、终身控糖。处于糖尿病前期患者,根据上述六种方式进行操作,是有可能逆转糖尿病进程的!


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一定要遵照医嘱,严格控糖,只要遵照医嘱,将自身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不会影响身体的。但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则会有非常严重的危害!


真实案例

王林(化名)今年41岁,26岁那年查出糖尿病后已经与它斗争了有15年,但是他有时候就是管不住自己,血糖控制也不好,就在不久前,他的左脚小脚趾出现破溃,经历多次诊治,仍没有控制住,不得不在当地医院实施左下肢小腿中段截肢术……


糖尿病患者脚上一个小伤口,最终发展成了截肢,这里所说的,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足。这种并发症反映着糖尿病人的血液循环状况,别看只是一个小脚趾坏死,后面可能意味着整条大血管堵塞。


除了糖尿病足,还有无痛性心梗、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等相关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千万别灰心丧气,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它的这些并发症只有在后期才会这么严重,咱们只要遵照医嘱,做好血糖控制一样可以照常生活。没有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减少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远离糖尿病患病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糖尿病会不会遗传[N]. 家庭医生报,2018-08-27(005).

[2]吕传彬.控制糖尿病前期,可逆转结局[J].健康生活,2021(11):37-38.

[3]朱文青. 糖尿病前期可以逆转[N]. 老年日报,2021-10-29(003).

[4]王建华. 六妙招助力逆转糖尿病前期[N]. 中国医药报,2019-05-09(006).

[5]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我国1.29亿人患糖尿病,如何远离“甜蜜的负担”[N]. 中国青年报,2021-11-16(010).

[6]王月明 北京中医医院. 糖尿病几大并发症到底有多危险[N]. 北京日报,2021-11-24(01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3
糖尿病是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I型很多是由于天生的原因导致的,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才可以缓解,而II型糖尿病很多都是后天形成的,平时饮食高油高糖的话可能就会患有,建议日常饮食可以注意糖分的摄入,还可以服用益生好的NMN来改善,我家里长辈就是有糖尿病,给他搭配的益生好NMN来使用,用了半年多确实有很好的改善,推荐可以试试,之前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很多香港的朋友也会去药店买来改善身体
第2个回答  2021-06-13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因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异常。长期病程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血管、心脏、神经、肾脏、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时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分型包括以下类型:
  1型糖尿病:以胰岛B细胞破坏和(或)严重胰岛素分泌障碍为特点(胰岛素绝对不足),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降低甚至测不出,呈酮症酸中毒倾向,患者通常需要使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为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
  陷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
  继发性糖尿病:由于其他疾病影响葡萄糖代谢而导致的血糖异常,只要符合糖尿病的血糖标准,也可以诊断为继发性糖尿病,例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甲亢、等,都属于继发性糖尿病。此外,治疗其他疾病的一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血糖升高,例如糖尿皮质激素、烟酸、噻嗪类利尿剂等,都可能导致继发的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两种情况。前者是先有糖尿病后怀孕,后者是怀孕后首次发现血糖异常,与妊娠期特殊激素水平有关,有些可以在产后恢复,有些则发展为终身的糖尿病。
  所以,糖尿病并非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很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血糖慢性升高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疾病。
第3个回答  2021-06-16
糖尿病是由于即使热量过多或者其他一些原因,有的应用某些药物或者内分泌性的疾病,引起血糖代谢紊乱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是糖尿病的表现,另外有的服用激素或者内分泌科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也可以引起糖尿病,属于继发性糖尿病。
第4个回答  2022-10-11
糖尿病主要原因是还是我们身体胰腺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现在大多数发生糖尿病是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后天发生的,1型糖尿病则先天性的,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平时生活的改善和药物治疗有改善甚至可以治好,平时也可以通过服用nmn来帮助改善2型糖尿病߅推荐可以试试【益生好1200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