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领导力 如何提高领导力

如题所述

一、什么是领导力

1.根据领导力经典教材《领导力必读12篇》,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去影响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每个员工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在组织中,领导者和成员共同推动着团队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2.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enger)博士说:“领导力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3.领导力的实质是影响力

4.领导力不是一门学科,而是跨越整个社会科学的一个核心课题,它为你提供的是跨学科的心智模式。

5.领导力就是能激发社会或组织的人们去解决难题,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

综上观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所了解的领导力:

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关系,是一份责任,是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是一种心智模式。

你怎样理解领导力?

我先从一个买鹦鹉的故事说起。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老鹦鹉是老板,他的标价就高,而其他两只鹦鹉分别会两种语言和八种语言,价格却比老鹦鹉都低。里面体现了两层关系:领导力和领导职位;领导力和员工能力。

约翰马克斯韦曾说过:“如果我必须界定人们对领导力的头号误解,那就是认为领导力来自拥有一个职位或者头衔。”

《领导力必读12篇》中给出了领导力和领导职位的概括:领导力是领导职位的责任,领导职位是领导力的资源。

说明领导力不能等同于领导职位。

其次,我们看到老鹦鹉标价高是因为身份高,这是职位带来的资源象征。而两个鹦鹉有能力却只能匹配低薪,原因在于领导和员工的角色感。

我们往往会把领导等同于领袖,而就像平时大家好久没见,总会问:“你有没有当上领导?”而不会问:“你有没有成为领袖?”

领袖的价值是能够带领一群人解决问题,领导是职位角色。

两者关系理清后,我们会清晰的发现,老鹦鹉老板是卖鹦鹉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自我推销的问题。也就是说,领袖才是领导力的实质。更倾向的是一种能力,一种责任,和一份关系。

给领导力一个定义?

先从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讲起:1972年,有一架飞机从乌拉圭飞往智利,因为天气恶劣,坠毁在了安第斯山脉,这个飞机上有45个人,其中有5名机组成员,其他的人是一支大学生橄榄球队,15名球员,以及去为他们加油的亲朋好友。这个球队包租了这架飞机,要去参加一场比赛。在飞机坠毁之后,45个人之中还有32个人幸存。

飞机坠毁已经很惨了,更惨的是他们坠毁的地方不太好,他们坠毁在了海拔近4000米的雪山之上,不仅荒芜人烟,而且连动物和昆虫都没有,甚至于连草都没有。

最近的道路有多近呢?在400公里之外,他们从飞机残骸中找到了一些食品,很快就吃光了,最后他们开始吃死去同伴的尸体。

在飞机失事60天,也就是整整两个月以后。有一个叫做南多的球员,带领一名同伴出发,去寻找救援。他们终于走出了雪山,走了多久呢?走了整整十天,他们走出了雪山,为其他人带去了救援的队伍。

飞机上一开始有45人,坠毁的时候有32人幸存,在雪山上坚持了两个多月,最终共有16人获救,成为了一个奇迹。

在我看来,之所以能出现奇迹,是因为南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有四点:第一,他有想法;第二,他有信心;第三,他有行动;第四,他做表率。南多面对的是一个集体的难题,这也是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是要一个人带着一群人去解决的问题。

记得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芹在混沌大学进行了一次演讲分享时,专门强调了创始人可能是团队最具领导力的人。他要扮演两种角色,传教士和杀手。传教士的意思是说,创始人要有很强的价值观输出能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一个团队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信心,是很难成功的。杀手指的是以身作则的品质, “一个完美的创业者,不但要有愿景,懂得管理,而且还能以身作则,带兵打仗”。

在我看来这两点是领导力的核心:价值观输出和身先士卒,发动群众集体解决问题。

那什么是领导力?

领导力是指主动承担责任,及时输出价值观并与团队达成共识,能够带领和发动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我们所了解的领导力:

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关系,是一份责任,是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是一种心智模式。

领袖才是领导力的实质

那什么是领导力?

领导力是指主动承担责任,及时输出价值观并与团队达成共识,能够带领和发动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提升领导力?

1提高自省能力,实现自我完善

任何提升都是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如果对自身缺乏认知,那么提高自身根本无从谈起,由此可见,自省能力绝对是提高自身领导力的起点。

当前竞争环境日益加剧,领导者更需要从自省和自我否定着手,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自省,找出差距,完善自我。除了“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等普遍性的领导力提升外,更关键的是个人品质、理想信念和思维层次提高。

先会做人,然后做事。 “人可立则事可为,人不可信则事不可为”,作为企业和组织的领导者,一要真诚和以人为本,二要有胸怀和格局,把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强化人与人之间的依存。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只有领导者具备并发挥领导力,才能有效引导和激励员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组织的核心能力。

先知先觉,危中寻机。企业的发展往往不是风平浪静的,高瞻远瞩的预判能力,面对困难的冷静、自信和坚韧,并能够在危机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更是一种非凡的领导力。

吴咏怡博士在《领导者先知先觉的修炼步骤》一文中提到了自省能力的五个阶段,先知先觉的三个修炼步骤,辩证揭示了一条从“自省”至“自醒”到“自改”的自我完善之路,这正是提高自身领导力和个人魅力的重要途径。

2依托组织学习,打造完美团队

提高自身和团队的领导力,应该既包含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二元关系的构建过程,也包括领导者帮助组织适应环境、发展创新的过程。因此,依托组织学习,缔造完美团队是另一角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如果说自省能力是提高自身领导力的起点,那么组织学习则可以说是提高团队领导力的起点。

为了营造出具有创造力、执行力、前瞻力和抗压力的新型组织,应该通过组织学习实现组织行为方式的改造。组织学习所强调的能力显然不仅是需要一个高效的领导者,更需要“发展集体的智商”,使整个组织中充满着学习气氛,所有成员都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组织学习,使团队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志向,形成高效率高效能的协作能力,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等诸多特点的组织。并通过不断完善的过程,形成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团队,为团队领导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3调整领导风格,促进上下融合

不同的领导在长期的个人经历和领导实践中会形成具有较强个性化色彩的领导风格,目标-途径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类型的领导风格只是行为类型的反映,并不具有根深蒂固的个性性质,一个人是可以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的。

每种领导风格都各有利弊,领导者要根据下级的状况、组织的状况等不同的情形和需求调整领导风格以适应企业,通过自身风格的调整,来提高整个团队的融合度,使个人的领导力能够通过部门与团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调整领导风格、促进团队融合的具体实践中,需要牢牢把握依据下级和组织的具体情境进行改变和加强对组织的影响力这两点。

一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适时改变领导风格。如下级处于缺乏意愿又却缺乏能力的阶段时,就要采取高指挥、高支持方式,随时给下属反馈,认可员工表现,纠正工作偏差;当下级能力具备能力但把握不准时,则该采用高支持、低指挥方式,尽量激励下属去做,而不是告诉如何去做。这种领导风格的改变体现了领导者的权变,是非常辩证的思维方式。

二是要充分认识并竭力去扩展对组织的影响力。对于领导者而言,领导力并不是单纯的权力,而是体现在对下属行为的影响力,下属能否通过团队合作体现强大的凝聚力,下属是否愿意挑战难度高的目标等,都是要靠领导者的领导力影响。领导者对下级有无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行为,因此,领导者必须经常关注这些问题:自己是否经常一味地满足上级的需求而失去了下级的向心力;自己的人格、能力、人际关系是否赢得下级的尊重;自己是否愿意花时间关心下级工作以外的事情;自己是否会耐心听完下级发言后才发表意见;下级心目中,自己是否值得信赖等等。

对团队具有充分影响力的领导者,其个人的人格和价值观也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团队的行为标准,领导力自然就会更强。

4合理授权激励,加强执行力度

领导者独自一人完成所有事情是不可能的,领导者要使成员对团队有归属感,清楚界定每位成员扮演的角色,清楚界定每位成员的责任。通过合理的授权,使组织内的每个人都拥有合理的权力,相应的主人翁意识就会越强,就会越愿意投入。授权其实是在组织范围内分享更广泛的领导力,使领导力超越个体,以多元变化的形式成为团队的力量。

合理的授权需要伴随着能力建设进行,领导者需要时刻关注下级能力的发展,并将之视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若能推动所有下属能力的发展,组织必定会有较大的飞跃。在进行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领导者需要提升中层干部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普通员工的业务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执行力。

除了合理授权之外,有效的激励也是强化领导力的重要手段。领导力的培养与发挥关键在于下属能否心领神会并有效执行。通过激励,增强达成某项目标的驱动力,使下属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并提升相应的绩效。激励的同时,同样需要协助下属扫除工作障碍,改善工作流程,增进工作能力,发挥最大的效用。

5凝聚企业愿景,构建组织文化

如果没有一个共同愿景,就不会有一支坚定的团队,领导力就会不完整。因此,企业的发展方向、组织定位是领导者最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做正确的事” 要远比“正确地做事”优先。

企业愿景的制定不只是领导者个人的责任,而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愿景作为企业普遍认知、认可的长远目标,可以抓住团队每一个人的决心和勇气,并激励大家向同一个终极目标前进。
凝聚企业愿景及核心价值观对领导力的发挥具有指向性的作用,他体现了战略层面的领导力,这里需要掌握几个要点:一是创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文化对部属的感染力是长期的、深远的,良好的组织文化是杰出领导力的重要一环。二是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有效可行的战略,可以使下属对领导产生高度的信赖,进而产生乐意跟随的意愿。三是要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与制度,形成责权分明的工作流程,各个环节都能正确地做事。由此,可以建立一支坚定的团队,确保在每个成员身上都反映了团队的核心价值,极大地提高团队的领导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领导力的提升其实是一项整体性的变革,不能仅仅关注要素问题或局部问题,各要素、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必须关注整体,重视企业整体的改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3

01、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领导者应该特别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面对这个角色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这些角色包括为人上司、为人下属、为人同事,还包括一个角色,那就是千万不要忘记你自己。


你要清楚如何让你自己这个角色每一年逐步提升,怎么样给自己加压,怎么样去学习新东西。




02、激发下属热情



领导者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拥有特别的热忱。


同时,好的领导者不仅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能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



一个不能够激发下属工作热情的人,或者说不会激励下属的人,是没有资格做领导的。


领导的热情既没有替代物,也很难量化,但它是企业完成目标和任务的一种催化剂。


03、敢于承受压力



管理者职位越高,责任越大,背负的压力就越大。



上层领导对中层管理者的裁员、减少中层管理者决策的权利、不断给管理者施加压力等都给现在的中层管理者产生很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中高管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不仅这些压力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04、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



在很大程度上,领导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团队找到正确目标,并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地向下属解释这个目标,告诉他们:



我们正处于什么境地,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将奔向什么目标,你在此过程中的位置是什么你应该做些什么。


而且,你必须多解释几遍,以便下属更好地理解。


不仅顶尖公司需要这样一位“首席解释官”,任何一个公司,无论规模大小,都有责任这么做,甚至让每个团队的管理者也这么做。


05、科学计划工作



优秀领导者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明确地判断处理事务的优先顺序。


领导者要想提高团队绩效,就必须懂得有所取舍,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范围之内,就要决定到底先做什么,这就是优先顺序的思维方式。


领导者应当能决定自己需要什么,而且能决定应当放弃什么,这两个决定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也许决定放弃什么会比决定要做什么更难,但是领导者需要这种勇气和智慧。




06、确保下属快乐地工作



很多人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其实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便不是生活的全部,也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正因如此,领导者更应该让工作场所充满乐趣。


很多经理都认同这一点,但事实上,很多经理一到办公室,就立刻“吸”走了原有的快乐。


有时是因为,这些经理发表了某些负面言论,对下属缺乏坦率态度或喜欢支配下属;


有时是因为,这些经理认为,快乐是不严肃的,而工作需要拿出严肃的态度;


有时仅仅是因为,这些经理没有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快乐的工作氛围。


事实上,这就是经理的职责,下属为工作奉献了白天时间,有时还需要奉献出晚上的时间。


没错,公司给他们发了工资,充实了他们的钱包,但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还需要充实他们的灵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20
大多数管理者都有这方面的毛病,就是依仗自己所处的位置,故意刁难下属,对下属的请示不耐烦,但又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也不善于创造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但是,即便换了一个领域,换了一个工作岗位,也还有可能碰到同样的类似的上级。所以,暂时隐忍,如有好的方向,再选择跳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