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鹧鸪天·西都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九洲诗词】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品评一首诗词作品,无非关注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字词句章、体裁结构、音韵格律,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等等方面。不同的评价主体着眼不同的角度而已。《鹧鸪天·西都作》这首双调小令是我推崇喜爱的宋词佳作之一,作者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先生生于公元1081年,北宋元丰四年,同年出生的有金石大家、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宰相张邦昌、词人陈克等人;卒于公元1159年,南宋绍兴二十九年。一生历经南北宋两朝,由衣食无忧的太平盛世遭逢靖康之变、衣冠南渡,举家南迁。其父朱勃任北宋绍圣年间谏官,先生早年间居于洛阳,家境殷实,优悠从容。因才学出众,声望颇高,被朝廷两次举荐为官,因其性格清高狂放,淡泊名利,两次被他婉拒。与当世才子陈与义、富直柔等人并称“洛中八俊”,在两宋词坛中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也为宋词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对大词人陆游、辛弃疾有着最直接的老师般的影响。年轻在洛阳时,成日里喜狎妓冶游,纵情山水,因此词风多浓艳丽巧,流畅洒脱。这首诗正是彼时的代表之作。

      作品词牌为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题为西都作,说明是先生应召入京拒绝为官回到洛阳之后的作品。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定格如下:

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整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起句: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开门见山,毫不掩藏的狂放不羁,直抒自己浪漫洒脱的生活理想和性格特征。热爱自然,流连山水;疏狂任性,且称天赐。次句: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该句以神奇的想象完美绝妙注释了起句,以天意抒怀抱,透露出作者远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下片词中,“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句,更是进一步体现了作者的狂和整首词的主体诗眼,而且狂的直接,狂的具体。作诗万首,饮酒千殇。权贵王侯,未曾入眼。尾句: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对“玉楼金阙”的鄙夷,在以代表高贵的牡丹闻名的洛阳以梅花自比,表现出作者高洁的品性和疏狂的个性以及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只想纵情诗酒,与山水为伴的愿望。也体现了先生离开官场回归山水后的轻松喜悦和对权势的蔑视。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正如先生辞官所言:“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

        先生真心本性也正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集中体现出的共同性格特征:清高孤傲,和而不同,胸怀天下,坚守本心。以及共同的思想纠结之处,即:出世,对“归隐”的向往;入世,对“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渴望。

九洲芳文诗词投稿专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