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孩子一切正常就是不说话怎么办

如题所述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孩子出现迟迟不说话的现象,家长除了自己不过分担忧之外,需要做的就是“默默耕耘”,做好自己该做的那部分。

不要以为孩子不说话,家长之前做的努力就都白费了,于是家长就放弃在孩子身上的语言付出,如亲子阅读、给孩子讲故事、听古诗等等。

文章开头提到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孩子虽然说话晚,但是会说话之后直接就是词语、句子,这就是家长辛勤耕耘的结果。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然后就是静待花开。

扩展资料:

据中国网报道,作为最近几年逐步引起社会关注的疾病,自闭症的发病率和发现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有些国家的自闭症发病率和发现率已超过人口总数2%。在中国,目前已发现自闭症患者超过1300万人,约占人口比例1%,其中,儿童自闭症患者已达200万人。

此外,据新华网报道,《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在2017年3月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自闭症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龄是36岁,自闭症患者因创伤死亡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溺水更是自闭症患者的头号杀手。因为自闭症儿童容易乱走,容易被看起来平静的水面所吸引,他们死于溺水的风险是普通儿童的1.6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孩子不说话、不理人、行为异常?小心患上自闭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宝宝快两岁了,语言发展有点滞后,无论是哪个家长都会焦虑,不过还是要建议妈妈以及家人不要担心,也不要带孩子去医院或语言康复中心。这样会很伤孩子的自信心的。 我是早教老师,我遇到过不少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他们和您的宝宝一样,很聪明可爱,可是都两岁了还只是局限于几个词汇,和同龄的孩子比起来实在是让人焦虑。但是他们就在两岁或者两岁多的某一段一下子就表达出了很多词汇。孩子的发展有他的个体性。 以下我建议几点: 1、家人一定不可以为了促进孩子表达而逼迫孩子去说,比如要说出来才给玩具之类。 2、增加孩子的认知量,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需要家长大量的给她输入周围的实物名称,只有大量输入之后才会有输出。拿到或见到东西要用三步法教孩子,首先告诉孩子是什么,然后让孩子指出是什么,最后再问孩子这是什么。一定不可以拿到就问宝宝是什么。 3、妈妈一定不可以焦虑,你的焦虑不安的心态会影响到孩子,妈妈要多鼓励宝宝,带动宝宝去说,和宝宝一起去说。 4、跟小朋友互动,多和小朋友接触,别的小朋友表达会带动宝宝表达。 5、这一点很重要,妈妈和家人一定不可以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孩子的进步只是自身的比较,当宝宝表达出词汇时一定要予以表扬,表达不出来时妈妈帮忙说出即可,不用勉强宝宝。 6、不可以对宝宝有什么负面评论,不可以当着宝宝面议论宝宝。孩子是正常的孩子不要带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 7、宝宝语言发育迟缓可能是前庭觉刺激不够。可以抱起宝宝做飞机操,让宝宝爬行,荡秋千,侧滚翻,抚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1
宝宝不说话,家长一定很担心,我们可以先来确认两件事情:第一,宝宝是否对你的指令能够执行,像是呼唤她,他会走过来,或者他会跟你游戏。第二,宝宝是否能发出声音,这里不是指说话,而是有没有啊、一、呜这类的声音。
如果宝宝听得懂你的指令,这表示大脑的理解能力没有问题,而宝宝能够发出声音,这代表宝宝发生构造没有问题,而剩下的就是要多给予语言刺激了!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对面跟宝宝说话,让他看到您的嘴型、听到您的声音,这样的视觉与听觉整合后,宝宝才知道怎么说话!
如果宝宝无法理解,或是没有声音,那么孩子就应该到康复科做早疗了!
第3个回答  2019-02-18
2岁半的孩子还在语言发育期内,家长可以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语言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模仿动物的声音,也可以带着孩子多去户外游玩,增加孩子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如果还是很难有进展的话那么就要尽快寻找专业正规的语言矫正机构了,不要让孩子的语言留下遗憾。
第4个回答  2021-08-30

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而言,儿童发出的第一声就是哭声,因为出生后一个多月,由于口形的不同,可能会发出不同的元音(,o)和辅音(b,t等)。

6~7个月,孩子无意识地被称为父母的1岁开始出现灯光、糖等简单的语言。

到了2岁可以说出约300~400个词和简单的短语。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有个体差异,有些孩子早有的晚,但是如果孩子到了两岁还不能说话,或者没有交流语言,就必须带他去医院检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