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怎么界定

如题所述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界定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销售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因此,销售额是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因素之一。
会计核算是否健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因此,会计核算是否健全是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区别在于销售额和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具体来说,如果企业的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或者会计核算健全能够准确核算进销项税额及应纳税额,那么该企业可以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反之,如果企业的销售额低于规定标准,或者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进销项税额及应纳税额,那么该企业只能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