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想象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朋友相送的情景,体会诗中表达的深情厚谊

如题所述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文解释】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词语解释】

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诗文赏析】

公元七五五年,李白因受排挤离开长安,十年来游遍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地方,广泛交结朋友,汪伦就是其中一个。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汪伦离别之际。汪伦脚踏地打着拍节,为李白送行。看到这种场面,李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当场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作为感谢。
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解释】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词语解释】

【诗文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6
建议还可以从写作手法上来体会一下
第一首《赠汪沦》用词浅近,但韵味深长,为后人所传诵之故,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贴切的比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我之情本无可量化,但一旦拿桃花潭水来作比之后,偏跃然纸上了。
同样地贴切比喻还可见于《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中有“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的名句,同样也是将对朋友的抽象的友情给具象地写活了。

第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好处,同样在于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概言之,就是李白久久地站在黄鹤楼上看着孟浩然那艘船越行越远,只要看不到,这是眼有尽,而江无穷。而行文的特点又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长江多无穷啊,与朋友的情意全在这意无穷之中了。
同样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又可见于《送友人》,末一联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班马者,离群之马。不说与友人分别的伤心痛苦,只说连那马也知道将要离群而凄鸣不止,同样也是在聊聊数笔之间,勾出那种无尽的深情。
第2个回答  2006-10-16
第一篇写的比较潦草,没有很突出的特点,与朋友的友情不及水深至少现在看来是很简单的比喻,看不出李白比其他诗人的高明之处。

第二首是非常有名的,但我并不觉得他是怀着愉快的心情写的。一个心怀抱负的人,一定会对同领域的人的好的境域在最低程度上是羡慕。惟见长江天际流与烟花三月下扬州形成反差,一个是繁华,一个是孤寂,看出更多的是对自己尚未遇到赏识、没有成就名声的一种失落和感伤,甚至觉得略带嫉妒。
第3个回答  2006-10-16
君子之交淡如水,此话可以体现。
第4个回答  2006-10-16
一种是感动,一种是惆怅!
第5个回答  2006-10-24
都很情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