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8

电压÷电流 = 电阻。

拓展资料:

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电阻不变时,根据R=U/I可知,电压 U 与电流 I 成正比。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通常用字母 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简称“安”,符号 “A”,也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 电流。

电源的电动势形成了电压,继而产生了电场力,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电场内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量称为1「安培」(A)。

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所有电性的基本单位。 除了A,常用的单位有千安(kA)毫安(mA)、微安(μA)1A=1 000mA=1 000 000μA,电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流微观表达式I=nesv,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e为电子的电荷量,s为导体横截面积,v为电荷速度。

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

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要理解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只需要记住一个公式就可以了:
电压÷电流 = 电阻
注意,这个电阻是广义的,对于直流,它就是狭义的电阻,对于交流,是电阻、容抗、感抗的综合(我说的是综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根据串联或并联关系,用公式算出来的)。

电压

河水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有水位差;电荷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有电位差。电位差也就是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在电路中,电压常用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V),也常用毫伏(mV)或者微伏(uV)做单位。1V=1000mV,1mV=1000uV。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测量的时候,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上,要选择电压表指针接近满偏转的量程。如果电路上的电压大小估计不出来,要先用大的量程,粗略测量后再用合适的量程。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电压过大而损坏电压表。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叫做电路中,电流常用I表示。电流分直流和交流两种。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做直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叫做交流。电流的单位是安(A),也常用毫安(mA)或者微安(uA)做单位。1A=1000mA,1mA=1000uA。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测量的时候,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要选择电流表指针接近满偏转的量程。这样可以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流表。
直流电源为什么一定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呢? 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由于金属导体里能移动的是电子,带负电荷,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流和电压成正比,这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线性负载时才成立;如还考虑相位,则仅是线性电阻中才成立。
任何时候,你看到电压的时候,也可以将它除以(广义的)电阻而得到电流,看到电流的时候,也可以将它乘以(广义的)电阻而转换为电压。
电流可以用水流形象比喻,电势好比高度,电流从电势高往电势低流,就好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高度相同的水是不会流动的,就好像电势相同不会有电流,电压就是电势差,电势差为零就是电压为零,电源的作用好比水泵,水泵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电源把载流子从电势低处送到电势高处。总结起来就是,高度相同水压相同,不会有水流;没有水泵,所有水都流到最低处去了,也不会有水流。

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ρ×(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²/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U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²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²T/R(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²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²/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²Rt(普式公式)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

P、V、I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直流电来说,功率=电流×电压 。

对于交流电来讲,功率=电流×电压×功率因素COSΦ。COSΦ设定为:0.75

1000W三相电流:1000W÷(380V×0.75)=3.5A(安培)

1000W单相电流:1000W÷(220V×0.75)=6.4A(安培)交流电在通过纯电阻的时候,电能都转成了热能,而在通过纯容性或者纯感性负载的时候,并不做功。也就是说没有消耗电能,即为无功功率。当然实际负载,不可能为纯容性负载或者纯感性负载,一般都是混合性负载,这样电流在通过它们的时候,就有部分电能不做功,就是无功功率,此时的功率因数小于1,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就要进行无功补偿。

参考资料

电工学习网:http://www.diangon.com/wenku/cs/201407/00011747.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18
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两个表的读数来确定一个正比例线性函数关系,这就是欧姆定律,U=R*I,因为测量的始终是R上的电压电流,要想体现这个函数关系,只能想办法观察电压随电流改变的情况。改变滑动变阻器可以使回路的总电阻改变,从而使电流改变,这样就可以观察到定值电阻两端的不同电压了。因为始终是同一个定值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可以找出它们的比例关系。假如采用改变不同规格的定值电阻,也会使整个回路的总电阻变化,电流变化,从而电压变化。但是此时应当注意因为定值电阻每次都有更换,所以它的电压和电流比每次都是不同的,这样就没有办法找出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无法实现研究某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目的。简单的说: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能改变“它”两端的电压,但是这个“它”已经不是原来的“它”了2.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为什么要不变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难道定值电阻的更换不会影响他两端的电压大小吗?你这么问,我的理解是此时滑动变阻器始终处于一个特殊状态,那就是触头在最左端,相当于滑动变阻器没有接入或者被短路,这个时候定值电阻两端始终是电源电压(电源设为理想的,否则也会有问题)。此时不管定值电阻是多大,它的电压都是电源电压,即保持不变。改变定值电阻,则电流跟着改变。二者关系也满足欧姆定律。假如滑动变阻器触头不在最左端,那么它自己有一个阻值在回路中,改变定值电阻后,会影响到回路总电阻,从而使电流变化,并进而引起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都发生变化。此时测量的目的就不明显了。
第4个回答  2021-01-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