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如题所述

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

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同时,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

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在基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方向,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要求规定:

1、根据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基层服务能力、自然环境、贫困人口数量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多种因素合理确定“应签”的范围,做到重履约、重质量、重服务感受度。

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具体任务目标由省、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确定。

3、通过门诊治疗、随访、健康咨询、信息推送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服务需求提供精准健康服务,当好签约居民的健康参谋。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卫生计生委解读《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1

日前,一则“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的报道引发热议。国家卫计委回应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数字没有问题,但服务还要陆续跟上。

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司长表示,考虑到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等现状,目前的家庭医生制度重在保基本、建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关照老人、儿童、孕产妇、因病致贫人口、有较强医疗需求的病人等群体,对身体状况较好、医疗需求相对较小的青壮年人群,服务对接还不够。有关部门会加强宣传解释工作,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对家庭医生更了解、更接受。

签约服务工作是2016年5月启动的,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家庭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的数量不够,距离2020年每万城乡居民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签约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居民提供的签约服务针对性不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签约服务不足,居民获得感不强。

三是部分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性政策还不到位,家庭医生团队的激励机制不足,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与居民的预期较高存在差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11

5亿人?呵呵,能说不要脸么?没有一丁点实质性服务,操作方案完全是政策研究部门的论文照抄,这会有可操作性么?基层不知道怎么做,操作成送温暖模式,只不过把一桶油一袋米改成一次验血一次量血压而已。一个握着躺在床上老人的手的类似医生,背后一堆基层领导笑眯眯,形成一张上报成绩的现场照片,全国统一模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