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怎么算?

如题所述

  多层框架是高次超静定结构,如果按精确方法用手工计算它的内力和位移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目前在工程结构计算中,通常采用近似的分析方法。下而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近似解法,即在水平荷载下的反弯点法和D值法,以及在竖向荷载下的弯矩二次分配法。
  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内力计算
  1.反弯点法
  框袈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节点将同时产生转角和侧移。根据分析,当梁的线刚度
和柱的线刚度
之比大于3时,节点转角θ将很小,它对框架的内力影响不大。因此,为了简化计算,通常把它忽略不计,即假定θ=0。实际上,这就等于把框架横梁简化成线刚度kb=∞的刚性梁。这样处理,可使计算大为简化,而其误差一般不超过5%。
  采用上述假定后,在柱的1/2高度处截面弯矩为零。柱的弹性曲线在该处改变凹凸方向,故此处称为反弯点,反弯点距柱底的距离称为反弯点高度。
  柱的反弯点确定后,如果再求得柱的剪力后,即可绘出框架的弯矩图
  2.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上述反弯点法只适用于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的情形。如不满足这个条件,柱的侧移刚度和反弯点位置,都将随框架节点转角人小而改变。这时,再采用反弯点法求框架内力,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下面介绍改进的反弯点法。这个方法近似地考虑了框架节点转动对柱的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的影响。改进的反弯点法是目前分析框架内力比较简单、而又比较精确的一种近似方法。因此,住工程中广泛采用。
  改进反弯点法求得柱的侧移刚度,工程上用D表示,故改进反弯点法又称"D值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5
荷载:(1)恒载,(2)活载,(3)0.5X(活+雪),(4)风,(5)地震
组合:(1)恒+活 1.2恒载+1.4活载;
(2)恒+0.9(活+风) 1.2恒载+0.9X1.4(活载+风载)
(3)恒+0.5(活+雪)+地震 1.2X(恒载+0.5X(活+雪))+1.3地震
这三种内力组合选最不利组合计算截面配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