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的类型

如题所述

常见病句类型共有六种。

1、主语和清语搭配不当:

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解析:“总产量”不能说“发展”,可以说“提高”,因为“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的变化,而“总产量”的递增不能由小到大,只能说由少变多,应该说“提高”。应该把“大踏步地向前发展”改为“大幅地提高”。

2、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解析:“塑造”与“人格力量”不能搭配。可将“巨大的人格力量”改为“伟大的人格”。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要注意团结跟自己合不来、看不惯的同志。

解析:状语“跟自己”同中心语“合不来”能搭配,同“看不惯”不能搭配,应改为“注意团结跟自己合不来自己看不惯的同志”。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他每天很早到校打扫教室是他一心为集体的好思想。

解析:主语是个主谓短语,说的是行动,宾语中心是名词“思想”,不搭配。可以把“是”改为“表现了”。有些动词作宾语中心的句子,宾语在意义上也有和主语是否搭配的问题。

5、联合词不能和某成分同时搭配:

从牡蛎和某些棘皮动物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前途不可估量。

解析:谓语中心“发现和推广”是个联合短语,但是“推广”同主语里的“药用价值”不能搭配。可以改为......被发现,用海洋生物制成的药物正在被推广。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解析:“提高”是一面性的,“是否”是两面性的,二者不相一致,搭配不当。

修改病句的方法:

1、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步,自由读懂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发现它的毛病,照着原句的意思去改正。许多病句只要弄清楚它要表达的意思,这个病句也就修改好了。例如:“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读了句子之后,想一想:是谁在会上纷纷发言?

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加上主语“同学们”或“大家”,这样,句子的意思就表达清楚了,句子也就改对了。

2、在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查找,什么毛病影响了这个句子意思的表达。例如:“小明改进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这个句子要说的是“小明改正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原句中的“改进”与“缺点”不能搭配,“缺点”只能说“改正”,不“改进”换成“改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3、在查到句子的毛病后,照着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地修改。一个病句的修改,常常不止一种改法,要选择不但最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简便的改法。例如:“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脆。”应改为“这苹果又香又脆。”如果改成“这苹果的味道很香,吃起来很脆。”固然也对,但改法不简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