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指什么?

如题所述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科学等领域。马太效应,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常用的术语,反映了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马太效应,名字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谁得了都要加倍才能叫他多余;不,甚至是他要拿走的东西。表面上看,‘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背道而驰,类似于‘二八法则’,但实际上它只是‘平衡之道’的一极。早在公元前500多年,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天’”的思想,损盈而补不足。人之道不相同,损不足以奉。'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金默顿提出这个术语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3360’。与不知名的研究人员相比,著名的科学家通常会获得更多的威望;即使他们的成就相似,同样,在一个项目上,名声通常会给那些已经很有名的研究人员。

罗伯特莫顿将“马太效应”总结为:任何个人、团体或地区,其在某一方面的成功和进步(如金钱、名誉、地位等。)会产生一种积累的优势,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这个术语后来被经济学家借用,反映了赢者通吃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社会心理学也经常借用这个术语。

正面和负面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就会在变得越来越强的过程中受到鼓励。

消极的一面是,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毅力,马太效应会成为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

如果你积极,坚持不懈,那么你将获得精神或物质财富。在你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会加强你的主动性。只有通过这样的循环,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

来源

然后,国王命令把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给第一个仆人,说无论是小的,甚至是他所有的,都要拿走。如果你有更多,就给他,这样越多越好。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赢家通吃。

完成

经济领域

垄断经济

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相对平均,0.3-0.4之间差距合理,0.4-0.5之间差距过大,0.5以上差距较大。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连续几年上升,一直徘徊在0.4的国际警戒线。2005年,收入最高的1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773元,比上年增长13.4%,是全国平均收入的2.7倍。10%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35元,比上年增长9.5%,仅为全国平均收入的29.9%。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之比从上一年的8.9倍上升到9.2倍,差距在扩大。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之间的流动性在下降。低收入人群进入高收入群体,高收入人群变成低收入群体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收入分配格局越来越固化,低收入者增加收入难度加大。2000年至2005年,城镇收入水平最低的20%人群年均收入增长率为5%;而前20%人群的年均收入增长率为15%。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格局不利于低收入者。

目前垄断行业工资收入过高的问题依然存在,与其他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仍在拉大。2000年,最高行业的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倍,但2005年增加到4.88倍,绝对差距也从8436元增加到32249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收入差距仍在逐步扩大,我们有必要警惕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消费差距的扩大受到历史发展和资源约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缩小消费差距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作为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会降低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例如,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10%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从2000年的72%下降到2006年的67.1%,分别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7.6和6.9个百分点。

股票市场变化

股价水平的涨跌与股市资金增量(新增或退市资金)和股票资金周转率正相关,与股市资金增量(新增或退市股票)和股票资金周转率负相关。市场资金的增加和周转率的加快表现为需求的扩大,而市场库存的增加和周转率的加快表现为供给的扩大。

就像普通商品市场一样,在同一个价格变化的调整下,股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发生反向或不对称的变化。与普通商品市场相反,股票市场的价格机制对需求和供给都具有正反馈激励功能。这种价格正反馈机制总是强化供求的反向趋势,从而扩大或维持供求的不平衡。所以在股票市场上,涨价会推动价格上涨;相反,价格下降会导致价格进一步下降。换句话说,股票市场的内在机制是以马太效应这种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直接导致股价偏离基本价值,股价暴涨暴跌,突然暴涨暴跌。

因为马太效应和股价的超常涨跌是股票市场内在运行规律的结果,成为股票市场必然的、常规的运行形式。股市必然存在投机和超常的动荡,所以股市永远是一个可以获得差价的地方。

在经历了一个或强或弱的马太非均衡周期后,股市可能进入另一个逆马太周期过程,也可能进入暂时的均衡状态。绕着马修转一圈

循环中止的原因,如果是价格升涨的中止,通常是因为后续资金量枯竭、高价位所形成的高市场风险、突发利空消息刺激和累积获利筹码过多等等;如果是价格下跌的中止,则多是因为价位进入投资价值区域、突发利多消息刺激、累积套牢筹码过多过深等等。

社会领域

许多残疾人就不了业,上不了学,上学和受教育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只不过是基本权利,可对许多残疾的孩子来说是梦想,先残疾,再失学,然后失业,最后失去生存能力,这就是最明显的马太效应。也是最残酷的马太效应。因为在21世纪,信息化社会,竞争强烈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接受任何的教育,必然成为社会的废人,更何况身体条件很差的人,可想而知。以海南为例,全省15岁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有354189人人,文盲率为4.08%。

笔者认为残疾人入学难不只是教育资源紧张和经费紧张的问题,还有就是普通学校无障碍建设的问题,家长的思想问题,如果家长思想问题和无障碍建设问题不解决,无论再多经费投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教育的,因为有些家长怕丢人等原因,他们情愿把孩子放在家里,不想让孩子出去外面见人,更不想让孩子上学。由于普通学校很少考虑到残疾学生,没有无障碍设计,比如专用楼梯等,因此造成了一些肢体残疾的孩子上不了学,肢体残疾的孩子是无法进特殊学校的。残疾人需要适应社会,社会也要适应残疾人。

品牌的营销创新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品牌资本的构建日益迫切,企业积聚绝对优势的品牌资本,创造持续的价值,推动整合的市场资源,形成有形和无形的巨大财富效应,对于企业来说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积聚品牌资本是顺应企业占领市场最高点的现实需求。品牌资本是全球市场消费革命的源动力,不仅涉及到生活领域,而且也涉及经济金融领域。人们在追求生活品牌的同时,对金融也必然有品牌的要求。国内的企业如果不培育自己的品牌,将来就难以满足这些日益高新化的需求。

积聚品牌资本是持续创造价值的核心要求。没有价值的品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牌只有具有无形资产价值所具有的特性如制订标准和拥有核心的技术,品牌只有具备向有形资产可转化的价值,品牌只有与资本进行有机的对接,形成绝对的品牌资本优势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源泉。

积聚品牌资本是整合营销、创造财富的必由之路。品牌是需要营销的,营销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从认识到认知再到认可的过程,最后达到认同的目的。整合市场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营销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品牌资本外在的表现形式为可量化的价值,品牌资本的内在表现形式为消费者心中的接受程度和评判标准。

教育领域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主要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

其一,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兼职越 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似乎就是为他们设立的。在科研领域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基本被垄断,从立项、评选、经费分配基本由少数专家控制。尽管某些项目从立题到完成与一些专家没任何关系,但是,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成果也必须将某些知名专家的大名冠于首位。这样一来,一般学者的劳动果实都成了专家的"成果",使少数专家成了科研寡头。据说,某市级教育科研项目基本都是几位知名评委瓜分。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出现实质是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平等的教育权的掠夺,必将加速社会财富与权力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最终会引起社会的震荡;它造成了局部的繁荣,却扼杀了作为整体的教育的生命,就像癌细胞的过度繁殖必将危及到作为整体的人的生命,而人生命的丧失却又使癌细胞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最后也必与个体的生命一起消失,连局部的繁荣都将不可得。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企业经营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

化学领域

在有机化学的加成反应中往往存在着马太效应。如果原基团上已含有所要加成的基团,则所要加成的基团加在这个已含有所要加成基团的概率更大。俗称"扎堆定理"。比如HCl加成到CH2=CHCl上,产品有两种,即CH3-CHCl2、CH2Cl-CH2Cl。像马氏定则等一些理论。

缺陷

马太效应理论的缺陷主要在于缺乏辩证思维:

1.只看到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只反映了数量方面的变化,忽视了性质的变化,不能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事实上,在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发生-发展-成熟-衰老-灭亡的规律,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

2.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难以证明普遍的真理性。比如,难以解释在很多领域存在的"后发优势"现象。

马太效应

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 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常常会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落后地区的人才会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会廉价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制度又通常不如发达地区合理,于是循环往复,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

而社会贫富差距,也会产生"马太效应"。在股市楼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另外,由于富者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而穷者则会由于经济原因,比富者更乏发展机遇,这也会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 对政府而言,如何在经济发展中避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马太效应,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课题。 此外,在科学、学术研究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计,当你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强者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所以你不想在任何所在的领域被打败的话,你就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并且不断地扩大。当你成为领头羊后,即便你的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马太效应除了解释现象外,同样还有消极和积极影响。名人更出名,就会导致某些名人丧失理智,居功自傲,在人生道路上跌跟头,这是消极影响。而积极影响是,马太效应也不断鞭策无名者奋发,去追求和超越已有成果。刘翔奥运夺冠,一举成名,打破了原本亚洲田径弱者的地位;可随着成名影响,更多的期待就压在刘翔身上,又导致了刘翔在田径场上时好时坏的发挥。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再者,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相关问答:马太效应是什么?在经济学中是怎样表现的?

言简意赅的说: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强者在自身行业里会形成垄断优势、规模成本优势,还有会设立行业进入门槛。所以会限制弱者的发展。这个回答是从产业方面来说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