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后妃陆氏一生无儿无女,为何能成为皇贵妃?

如题所述

庆恭皇贵妃陆氏,史籍记载为陆士隆之女,对她的家世背景交代得非常少。对比清朝其他妃嫔都有父亲爵位、职务之类的记载来看,陆氏的父亲应该是个无品无级的平民。从姓氏来看,陆氏很像是一位汉人女子。但是,清朝有祖制,只有满、蒙、汉军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女子才有资格参加户部和内务府组织的选秀入宫,汉女是没有资格入宫的。从陆氏生于雍正二年,乾隆十三年被封为常在时已经二十四岁来看,她应该不是通过三年一度户部组织的选秀入宫的。通过户部选秀入宫的秀女一般都是贵人起步,基本上没有二十多岁才被封为常在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陆氏很可能出身内务府包衣三旗,也就是所谓的“上三旗包衣”,是通过每年一度的内务府选秀入宫充当宫女的,而且她的父亲陆士隆无品无级,就是旗下一名普通的包衣。


或许正是因为出身低微、娘家又缺乏同是包衣出身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那样深厚的背景,陆氏在被清高宗(乾隆帝)临幸之后,只获得了一个常在的封号。但是,陆氏并没有从等级最低的答应起步,而且在晋封常在的同一年又被晋封为了贵人。可见,清高宗彼时对陆氏还是比较喜欢的!由于出身低微又缺乏家世背景,陆氏一直充当了“小媳妇”一般的角色,默默无闻、不争也不抢。因此,和彼时清高宗的所有后妃基本上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括清仁宗(嘉庆帝)的生母、后来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凭借着不争不抢、低调做人,陆氏在波云诡谲的后宫硬是站稳了脚跟,并且获得了清高宗的另眼相看。一步步从常在、贵人、庆嫔、庆妃一直升到了庆贵妃。乾隆三十年,继后乌拉那拉氏(一说辉发那拉氏)被不废而废。同年,魏佳氏成为了皇贵妃。乾隆三十三年,陆氏晋封庆贵妃之后,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后宫地位仅次于时任皇贵妃魏佳氏的女人!从这一点来看,陆氏绝对称得上是人生的赢家。但是,陆氏又是一个可怜的女人,虽然受清高宗宠爱,却始终没有生出一个孩子。可恰恰是这一点却最终让陆氏因祸得福,成为了庆恭皇贵妃。


或许是清高宗觉得陆氏没有子嗣比较孤独寂寞,又或许是因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照料自己的孩子。乾隆二十五年,清仁宗出生之后,被父亲清高宗交给了陆氏抚养。陆氏对这位养子也是尽心尽力,像对待亲生儿子一般,而清仁宗也在陆氏的悉心照料下健康成长。清仁宗亲政之后,曾经公开宣称“朕自冲龄蒙庆贵妃养母抚育,与生母无异”。可见,陆氏对清仁宗那是真好!清仁宗为了报答陆氏的养育之恩,以此为由正式追尊已故的养母陆氏为皇贵妃,谥“庆恭”。陆氏家族也因此受到了清仁宗的优待,全族抬入了满洲正黄旗。同时,陆氏的侄子陆松龄还被清仁宗赏给了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世职。自此,庆恭皇贵妃陆氏成为了清高宗后宫仅次于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的“逆袭之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陆氏出身不高,至于她怎么进的宫,历史上没有记录,只知道她刚进宫时因为没有背景,只是一个低等级的常在。后宫里的人都想往上爬,等级低的更需要努力。但是,陆氏确实一个非常内敛的人,没想像其他妃子那样去排挤或者打压别人,总是一副无意争宠、云淡风轻的样子。恰好,太后对陆氏也是很有好感。太后刚进宫的时候也不受宠,即使是她生下了乾隆,但是雍正依旧很冷落她,这就导致了太后和雍正的感情很浅。在她去世之前,还特意交代不要和丈夫同葬。相同的遭遇让太后有了同情心,再加上陆氏腿勤,常来走动,所以对陆氏就很亲近,自然也愿意帮帮她。因此,太后会时不时地都在乾隆的面前夸一下陆氏。久而久之,乾隆也开始留意陆氏,发现她为人低调,而且和母亲也聊得来,于是也就对陆氏有了好印象,并给她升了一级,成为贵人。
第2个回答  2021-02-04
宠爱,皇帝极其宠爱一个妃子,即使没有一儿一女也无关紧要的
第3个回答  2021-02-04
庆贵妃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为乾隆帝诞下子女。嘉庆帝生母令皇贵妃生前,庆贵妃曾抚养过嘉庆帝一段时间,正因为如此,嘉庆帝也在即位后因念其养育之恩而将其追封为皇贵妃。
第4个回答  2021-01-30
因为陆氏与世无争,跟令妃以及皇太后的关系非常好,并且养育了嘉庆皇帝,最后成为了皇贵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