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高手请进(高分求答)

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变个体对压力源的反应?!我需要详细过程!回答好的话再加50分!
快点来人啊、我急! 压力源就是压力的源头或来源啊! 我需要详细过程,非诚勿扰! 不会答就不要乱答!没学心理学的勿扰!

有三大心理因素可以改变个体对压力源的反应:
1.认知调节
压力应对的核心是一个认知过程,个体认知的转变是解决压力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正确辨别自身压力管理的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转移和宣泄等。消极方式包括抱怨、空想、压抑和退避等。对自己采用的压力处理方式进行自悟,区分出哪些是积极方式,哪些是消极方式,才能尽可能多地控制自我的压力处理方式,以维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在看待压力源时,认知调节方法可以通过全面分析问题,厘清有利因素进行调节。此外,还可以通过远望法,即在压力状态下往远看,从而发现克服困难的意义并受到远大目标的鼓舞,增强应对压力的信心。
2.行为调节
行为调节是指通过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心理压力逐步被控制和缓解。一方面, 确定事物的轻重缓急。紧急的事务未必重要,而一些看似不紧急的事物可能会具有决定意义。通过分辨事务轻重缓急,量力而为, 合理的分配时间和精力,不承担过多的压力。另一方面, 发展新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是存在于一切社会中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接触的人越多,就越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因此,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他人沟通是尽快融入新环境、缓解孤独感和无助感的好方法。同时,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避免羞怯、嫉妒、自大的倾向,以积极、尊重、宽容的方式与人相处,才能帮助自己融入集体,获得友谊、快乐和帮助。此外, 还可以通过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改变个体对压力源的反应。情绪调节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转移法、幽默法等。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社会支持有三种类型:物质支持(例如:金钱)、情感支持(例如:爱或关心)、信息支持(例如:事实或建议)。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对社会支持的感受力可以减轻压力导致的消极影响,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2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即在遇到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个体的挫折承受力的大小与挫折影响密切相关,挫折承受力较强的人,受挫折的消极影响较小;而挫折承受力较弱的人,受挫折的不良影响较大,甚至会因挫折而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个体的挫折承受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个体的挫折承受力主要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而在后天环境中较多地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后天教育训练,提高个体的挫折承受力,获得应付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掌握心理调适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是提高个体挫折承受力的关键。增强人的挫折承受力主要和以下一些个体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第2个回答  2010-01-21
环境中的某种因素使人产生一种紧张的状态,这个驱动力就是压力。环境因素有来自社会的,社会对某一类人有习惯性的判断标准而使个人(包括被判断对象)判断成就是这样,使某一类人有了一个固有形象;有来自他人的,个人对于他人的要求有些不乐意而他人一定要做出此种要求。
态度:面对现实,你有两个选择——顺从和逆反。在行动上顺从(或大部分顺从)且在心理上逆反就会产生压力。
品味:个人对某种事物独特的喜好。你有高尚的品味,你就不会对某些小事在乎而集中精力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
产生压力的一个必要过程是对其产生“注意”,而为何对压力源产生一个特别的“注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推荐你看两本书《态度决定状态》、《品味决定品质》。
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是注意力的转移,最根本的方法是远离压力源,离开产生压力的环境。最常用的方法是注意对象的暂时转移,每星期抽出一段时间去做运动或其它有趣的事情,让自己全身心投入。
需要特殊帮助请直接资询心理医生或心理学教授。

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第3个回答  2010-01-21
作者: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 楼玮群 齐铱 中青网心理学研究文献
1 引言
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中学生面临双重的压力,不仅快速的社会变革给中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也会成为压力源。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冲突,使原来一元化的价值体系向多元化演变,处于价值观成形期的青少年往往容易陷入迷茫。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一些副产品例如社会两极分化的加聚、失业的威协、个人保障社会化等各种社会因素,都使青少年处于无形的压力之下。青春期自身生理、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需求,如第二性征的发展。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与父母关系的重新审视、社交圈子的扩大等,都是中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压力的积极面在于,适当强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个体前进的动力,但压力的消极面在于处于高压力环境下的个体容易产生健康问题,包括生理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困扰。关于家庭压力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指出,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如家庭成员不和、内部争执等,已成为青少年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更成为中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关键诱因。甚至于有中学生不堪生活重负而选择了轻生的道路。
压力与青少年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虽然很多研究都指出压力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很大,但就压力源本身的关系研究还不多见。青少年压力源研究多集中在某一方面的压力,例如家庭矛盾、学业负担及人际关系,但缺乏系统的全面研究。再者,研究多选用国外的生活事件(life events)量表作为压力指标,虽然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关,但它忽略了个体对压力源的认知功能,以及有脱离日常生活情境等不足。有研究指出,日常生活的烦恼(dailyhassles)是比生活事件更有效的指标,且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本文通过探讨高中生对26项日常生活烦恼的感受,试图分析高中生主要的压力源及其结构,并分析压力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从认知评价的角度来说,压力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人感到的环境的需求已经超出了自身可以应付的能力,或者已经威胁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源自环境的任何物理的和心理的需求就称为压力源。
2 方法
2.1 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市10个旧区和4个新区中抽取8所完全中学80个教学班,共3161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人数)2986份(人),其中男1388人(占46.5%),女1598人(占53.5%)。在全部被试中,高一学生1047人,占35.1%;高二学生1119人,占37.5%;高三学生820人,占27.5%。
2.2 方法
在对十名高中生及其家长和2名高中老师的深入访谈(deep interview)和焦点小组(focusgroup)讨论的基础上,构建26项压力源量表,要求高中生在阅读每一项目之后就是否对自己构成压力予以选择从“O”没有压力,到“3”压力大,总分范围O至78,高分表示压力感受大。除此之外,还要求被试完成普通心理健康问卷(GHQ-30)和一些个人资料问题。普通心理健康问卷(GHQ-30)由30个涉及心理健康的项目组成,要求高中生在阅读每一项目之后选择是否有此情况出现,从“完全没有”到“很多”,总分范围O至30分、高分表示心理健康较差,其中文版在华人青年人口中有令人满意的信度和效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中生压力感受的总体情况
由26项压力源组成的压力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0.89。从总体压力感受上来看,在0到78分的全距39分的理论中位数下,被试的平均得分为34.22分(s=12.11),表明被试所感受到的总体压力水平略低于理论中位数。若以理论中位数(39分)为分组际准,则有32.9%的被试处于高压力感受组,亦即有近1/3的被试感受到较高的压力。鉴于压力和健康的相关,高中生的压力舒缓问题值得引起家长和教育部门的重视。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513497634

第4个回答  2010-01-21
仅仅是在二十多年前,科学界得出一条在当时看来相当吓人的结论:压力会导致疾病。

1998年的《新英格兰医药期刊》宣称:“处理好压力的生理反应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对生命至关重要。”达拉斯库伯健康规划项目的执行主管康妮泰恩称,所有健康问题中,85%都是由压力引起的,而这项规划项目主要就是帮助主管人员降低压力。根据泰恩的看法,52%的主管人员将会死于压力引发的相关疾病,部分原因是由于压力几乎影响着身体的每一处主要生理系统,由此产生了许多健康问题(请见“压力 vs.健康(2) 历史悠久的压力”)——诸如糖尿病、高血压、中风、敏感症、哮喘以及肠炎等。而在心脏病的统计数据中,压力所带来的症状最为明显。例如,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每周超过两天睡眠少于五个小时的人群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三倍。他们患有心脏病的几率是常人的二倍。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所经受的压力持续上涨,这不足为奇。伴随着经济萧条,失业率增加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大部分的美国人都称自己现在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对于那些主管人员,情况就更糟了。

压力可以使你失去判断力,并会在你做出决定之时产生误导。持续压力会导致大脑中控制记忆和专心程度的海马体收缩。泰恩说道:“众所周知,重压会导致视线模糊。处于压力之中的人不会有耐心去做一个复杂的决定,他们往往会过早断然放弃或者匆忙做出决定。这给管理层带来的打击将是难于用通常的监督手段解决的。

商业主管们不愿意谈论压力给他们自身带来的影响,多数人的思维模式是“接受压力”、“承受压力”并忽略其影响,而承认自己有压力,或者更糟的是,表现出自己有压力,这些都是示弱的表现,意味着承认自己失败——这样一种看法至少在工作场合中被广为接受。“通常观念中,你必须用尊严以及在公众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去获取职位,”阿灵顿德克萨斯大学研究组织行为的教授吉姆奎克说道,“即使作为一个易受到攻击的个体,你仍须展现出组织能力。”

这意味着商业人士需要自行处理他们所受到的压力——这是一种很少有人愿意面对的困局。拒绝面对当然看起来更容易些,但是请记住:压力就像能量,是“守恒”的,如果你忽视压力,那么便可能付出健康、与家人及朋友的联系、事业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压力的代价

我们已经开始接受压力作为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但是,伴随压力而来的实际是许多实实在在的生理反应(例如瞬间的高血糖以应对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如果是在数十万年前,这些生理反应将通过逃跑或者其他的行动来逐步缓解。可到了现在,压力种类不同,身体的反应确仍然类似,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很难在经受压力后通过有效的方式得到暂时缓解了。

“我们都以为压力之下偶尔的头疼或者肌肉紧张没什么关系,但这并不正常,”泰恩说道。“正常的身体不会出现头疼的状况。”

身体的反应无法缓解将导致反过来损害自身,进而出现多种慢性症状,这些症状最终变成了我们现代人熟知的各种疾病。甚至,压力更会造成心理损害,形成各种类型的行为或人格障碍(请见“压力 vs.健康(3) A型人格—压力症候群 ”)。

压力与减压对策

如何减压?战斗或逃跑虽不适用,但锻炼身体却是类似可行的一项方案。它有机会使血液中由于压力所出现的糖份与荷尔蒙各尽其职。锻炼同样可以为大脑提供诸如多巴胺,胺多芬等精神养料,使你心情愉快——这是什么?这是大自然为你安全躲避老虎后赋予的回报。

其次,注意心理调节,避免压力反应——遇到困难时学会减小压力。这很困难,但回想一下原始社会的状况同样有助于你搞清该如何去做:那时,三种主要的心理因素使穴居人感到:情况失控,恐惧以及孤立。这三种因素与现代社会压力源也紧密相关。

CSO(CSO)的作用便是为体验失控的感觉而量身订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出现偏差,Boss们可以改变他们的决定,不再资助你的工作;商业人士莫名其妙的就会拒绝你的风险评估……CSO有很多职责,但是又没有权力去控制结果——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低控制感,所以这一职位可想而知将面临更高的压力感。

职业恢复中心主要为主管人员减压提出建议,该中心临床主管斯考特斯塔斯说道:“低控制感会制造一种长期能力低下的感觉,你不能够对你本该可以产生影响的事物产生影响,以获得一种“心情上的”平静。”这直接导致了健康问题。根据1997年一项对大约3000个加拿大公共服务主管人员的调查显示,那些带有低控制感的人预见患病风险从30%到1700%不等。

为了看到这种理论的实际意义,你可以去问问高层的CSO,他是否愿意向审计部门经理而不是向首席执行官汇报。从压力术语这个角度来说,向审计部门经理汇报会降低CSO们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权,因为这会使得CSO与最终决策者之间多了一道墙。当他们的工作量不断增长,并影响更多的人时,CSO会觉得越来越失控,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控制,用户没有必要按照CSO的指示去做事。

另外一类主管层人士与CSO有着类似的、与控制感相关的压力状况:这就是我们的CIO(首席信息官)。乔加格利亚蒂是女性鞋品及附属品经销商Unisa的CIO。今年早期当他在Unisa负责的传统制造资源计划工程资金被撤消时,加格利亚蒂不仅对该工程完全失控,对消费者的预期期望也失去了控制。他说:“我有一大堆正在研究的申请和一大群正在接受培训的开发商。”那些感到失望的部门开始求全责备。因此,加格利亚蒂改变了每个人的期待,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我说过我们准备暂停这个计划,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改观之前,保持申请的原有模式,”他说,“现在,当我的开发商的设计富有新意之时,对每个人都会是惊喜,并且他们会乐于接受。”

加格利亚蒂称自从进行这种态度调节后,他的压力程度呈直线下降。从心理学角度讲,他有效控制了自己周围的环境,他需要消除自己最初的焦虑感——以及他生理上面对压力所选择的战斗或者逃跑战略。

与压力绝缘

脱离另一类压力源——孤立状态对于CSO来说更为困难。他们一与员工互动,就只有向员工传达自身的压力感,更糟的是,还有一些人把压力发泄在员工身上。“有些人会变得抓狂,他们需要让自己的员工知道自己也是个人,没有必要向他们的属下示弱。”德克萨斯大学的奎克说道。

加入互助小组可以消除孤独感,和你的同伴进行一次深谈也有会让你不再感到寂寞。但是,这些办法都不会转变CSO对压力的反应,也不会提供有效的办法解除反应。

感觉孤立的CSO确实会疏远那些本来可以提供帮助的人。国际咨询公司的心理学家及执行指导李史密斯森同很多执行官工作时,经常听的到一句话就是:“没人会理解我经历了什么,因此没有意义谈论这些”。这是典型的拒绝言论。

史密斯森的一位匿名客户同时遭受到了工作与家庭的巨大压力。“他总是不得不在时间问题上与自己的妻子讨价还价,他已经取消了两次与家人的度假,”史密斯森说,“他的妻子因此变得十分冷酷。”当他的公司与另外一家合并后,他对妻子说想要换个工作,在一家新公司谋求更高的薪水和更有挑战的职位。

“她勃然大怒,”史密斯森说道。可实际上,这位妻子并不是唯一感到不幸的人——这家新公司告诉她丈夫,除非他改变工作及处理压力的方式,否则他要走人了。“他的职责是尽快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史密斯森说道。但是他一切事情都要自己来做,这种控制压力的方式使他疏远了自己的员工,而这些员工需要他经常维护他们的利益,也疏远了自己的上层,他的上层永远不会在重要会议中发现他的存在。即使他确实出席会议的时候,压力也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沉默寡言。

当这家新公司管理高层要求他递交一项全方位业绩评价时,终于真相大白了。他被评价结果吓到了。他根本没有被领导欣赏——每天工作12小时,晚上下班后还要处理电子邮件,以解燃眉之急。然而他夜以继日的工作正是问题所在。“他以前从未得到过这样的反馈,”史密斯森说道,“他们说他没有策略,因此不适合这份工作。”

正如许多陷入困境的专业人士一样,这位匿名客户被职场否定了,他选择了退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原本试图凸现自身的能力,实际上却展示了自己的弱点。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办公室中,他毁灭了自我,成为了强者的午餐。

幸运的是,受到这项评价的刺激后,他和史密斯森能够重新制订一项计划使自己在员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更加潜心于商业策略的研究。最终,他得到了向往已久的工作。如今,他在出行的时候,再不会顾忌许多,最多只随身带一个手机而已。

因此,如果想避免压力的来犯,那么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主管,不管你是C什么O,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分辨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压力源,然后躲开他们,剩下的东西不会就太困扰你了。

参考资料:不知道是不是a

第5个回答  2010-01-21
放松身心!
既然会感到有压力,就说明你的心理素质不大好哦!
想开一些! 多想想有趣的事!
或者脑子里什么也不想多做几个深呼吸!
缓解一下你的紧张心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