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医院检查报告单 甘油三脂21.41 总胆固醇8.10 高密度脂蛋白0.80 低密度脂蛋白0.39 各位帮助看看 急等

如题所述

  总胆固醇成人2.9--6.0mmol/L 增高: 1.胆固醇>6.2为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因素之一。 2、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见胆固醇升高。 3.胆总管堵塞,如胆道结石,肝,胆,胰腺肿瘤时,总胆固醇增高伴黄疸。 降低: 1.严重肝脏疾患,如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 2.严重营养不良。 3.严重贫血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甘油三酯 正常值0.56---1.7mmol/L 国际上推荐男性:0.45-1.7 mmol/L 女性:0.40--1.53mmol/L 增高: 1.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原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胰腺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 2.妊娠和口服避孕药也可以引起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男性1.14--1.76mmol/L 女性:1.22-1.91mmol/L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胆固醇>6.2mmol/L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2.慢性肝病,肝硬化,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症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正常值3.1--3.1mmol/L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此项会增高 载脂蛋白A 男:0.96--1.76g/l 女:1.03--2.03g/l 载脂蛋白b 男:0.43--1.28g/l 女:0.42--1.12g/l 站脂蛋白a的水平和与冠心病发生程负相关。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健康者。a/b<1可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指标。,闭单独测定载脂蛋白a或b更有意义 2.肾病综合征,活动型肝炎,肝实质损害,糖尿病等也可见a降低,b增高。
  高血脂吃的东西应该要保持: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 1.低热量: 2.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1)豆制品: 2)香菇、黑木耳: 3)洋葱、大蒜:4)海鱼类: 5)脱脂牛奶、酸奶: 6)茶叶: 7)高纤维饮食:
  治疗高血脂的食品
  一、灵芝 灵芝单用或与降血脂药合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同时,还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障碍。灵芝的保肝作用可防止或减轻化学合成调节血脂药引起的肝损伤。灵芝的调节血脂作用是其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的基础。 二、鱼类 鱼类所含的饱和脂肪极低,尤其是来自深海的冷水鱼类,含有大量的W-3脂肪酸,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服用W-3脂肪酸(EPA和DHA补充剂)的人,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血液粘稠度均有降低,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三、水果蔬菜 食用大量的水果、蔬菜、水溶性纤维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淡水溶性纤维(如全麦麸)能预防 便秘 ,但对降低胆固醇没有助益。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有豆子、枣、苹果、无花果、干梅子、花椰菜、燕麦麸等。干梅子内含60%属于可溶性的果胶、黄豆及其制品也具有同样的功效,魔芋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 四、大蒜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半颗蒜头(整颗更好),可帮助某些人降低10%的胆固醇,而且还能降低血压。蒜头里有益健康的活性成分是———蒜氨酸。每日服用900毫克的无味蒜头胶囊和吃大蒜的效果是一样的。 五、洋葱 洋葱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并有降低血液粘度的功效,作用和药物阿司匹林颇类似。 饮食注意事项: 1、 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我们比较喜欢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尤其是长期饮用不上火的苦荞茶,对于降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2、 血糖高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3、 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4、 禁用食物有: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5、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6、 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7、 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时,可在两餐或临睡前食用,但也要减少相应主食。 8、 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9、血糖高患者的饮食除控制总热卡外,还应做到食品多样化,但因为限制糖、盐,使菜肴味道较单一。针对这一点,市场上生产了多种甜味剂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产热、不含任何营养素,近两年有一种甜味剂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组成,也不产热,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甜味剂,如纽特糖、元真糖。 10、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同样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严格控制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利。 11、对于合并肾脏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总热量外,应根据病情注意少盐,无盐或少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供应不宜过高,并且忌食豆制品,对于尿毒症应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麦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质供给首选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12、银杏:银杏还、可以降血脂及血胆固醇,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以及预防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并防止形成血栓。 13、咖啡、茶 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因此,应注意尽量少喝咖啡、茶,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 14、食物的烹调方式。 在烹调动物性食品中,绝对避免油炸。较适宜的方法是蒸和烤,这样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 15、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高胆固醇者,饮食治疗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营养。 高血脂吃什么水果好——苹果 苹果含有极为丰富的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还具有防止脂肪聚集的作用。 苹果中的果胶还能与其他降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镁等结合成新的化合物,从而增强降血脂效能。 有报告指出,每天吃1~2个苹果的人,其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可降低10%。鉴于此,我们可以让自己养成天天吃苹果的好习惯。
  发现高血脂血症后,首先应进行饮食调整、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对上述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药物治疗。具体包括: 1.限制高脂肪食品: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不过,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适量的摄入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各种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类,如猪油、羊油、牛油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食物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 2.改变做菜方式: 做菜少放油, 尽量以蒸,煮,凉泮为主。少吃煎炸食品。 3.限制甜食: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增高,所以应限制甜食的摄入。 4.减轻体重: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公斤为宜。降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足够的蛋白质。 5.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体力活动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中的脂质。 6.戒烟,少饮酒:适量饮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适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酗酒或长期饮酒,则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因此,中年人还是以不饮酒为好。嗜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 7.避免过度紧张: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凡有这种情况,可以应用小剂量的镇静剂(遵医嘱)。 8.药物治疗: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患者应加用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请在咨询专业医生之后,由医生根据具体病因,病情做出选择。 9.物理治疗:低强度的净雪激光治疗仪是根据现代激光医学以及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经多家医院临床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编辑本段高血脂治疗的药物选择方法
  如何选用降脂药物 TC值增高者,可选用下列药物: 首乌片 内含卵磷脂及大黄根酸,可引起轻度腹泻,使胆固醇排泄量增加。用法: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此药因易致腹泻,有慢性腹泻者宜慎用。 脉安冲剂 由山楂、麦芽组成,有消食化积功能。用法:每次1袋(18克),每日2次冲服。服药后偶有泛酸、胃内不适、轻泻等副反应,胃酸过多或有溃疡病者宜慎用。 脉康 由安妥明、芹菜籽及槐花米组成,有降脂、降压及改善血管脆性的作用。用法:口服每次1片(0.3克),每日3次。用后偶尔会引起肝功能损害,原有肝功能减退者用时宜小心。 安络宁 由安妥明铝盐、何首乌、丹参、瓜萎、葛根、决明子、山楂及维生素C等中西药组成。适用于高脂血症伴冠心病或高血压的病人,有一定降脂和改善胸闷等症状的作用。用法: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用后偶见肝功能损害原有肝功能减退者慎用或不用。 非诺贝特 是一种较强效的降脂新药。用法: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用后可引起轻度肝功能损害,少数病人出现胃肠道症状或血清尿素氮暂时性轻度增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原有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孕妇禁用。 益多酯 是安妥明的衍生物,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还有很强的抗微血栓形成和降低血尿酸作用。用法: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偶见胃部不适、血清尿素氮增高,有溃疡病和肝、肾功能有损害者慎用。 呋喃甲氢龙 为蛋白同化激素,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降脂效果明显。用法: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对肝脏功能有损害,并可使血糖增高,原有肝脏疾病或糖尿者慎用。 降脂平 由安妥明、烟酸、肝乐、维生素B6、康力龙等组成,有降脂及降压作用。用法: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本药降脂效果明显,但对肝脏有轻度损害。 烟酸肌醇酯 是烟酸的酯类,对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有一定作用。用法: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可有轻度恶心或面部潮药等副反应。 安妥明 降脂效果明显。用法:口服每次1片,每日3-4次。可有胃肠道副反应及暂时性肝功能减退,原有肝脏病者应用要小心。 血脂康 该药是从红曲中提炼制成的血脂调节剂,含有洛伐他汀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明显降低TC、TG及LDL-C水平,对HDL-C有轻度升高作用。血脂康可使粥样斑块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预防脂肪肝,降低糖尿病人血糖,促进脑梗死病人恢复,并抑制肝脏合成TC及减少LDL-C,无明显副反应。每日用量为0.6-1.2克。对中度、低度升高的高脂血症,每日0.6克,口服,连用半年,效果明显;对血脂较高者,每日用0.9-1.2克。 阿贝他 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调脂药。临床研究表明,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的抵抗。成人常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00mg。疗效佳者维持量可为每日2次,每次200mg。肾功能障碍时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40-60ml/min时,每日2次,每次200mg;15-40ml/min时,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00mg;低于15ml/min时,每3日1次,每次400mg。 2009年10月日本慈惠[4]大学发现:天然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thin,简称ASTA)能够消耗人类的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30%和脂联素35%。原因尚不清楚。 此外,菜蓟、水飞蓟素等药物,有降脂及保护肝脏作用,适用于高脂血症伴有肝功能减退的病人。
  编辑本段高血脂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1、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吃盐过多,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每天吃盐应在5克以下为宜。 2、少吃动物脂肪。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如肝、脑、心等应少吃。 3、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硬化。 4、戒烟忌酒。有烟酒嗜好的患者,会因烟酒过多引起心肌梗塞、脑中风等。 5、宜多食含钾食物。钾在体内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含钾的食物有: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西瓜等。 6、宜多食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豆制品等。 7、多食含钙食物。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人高钙食物,能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红枣、海带、黑木耳、核桃、鱼等。
  编辑本段高血脂七大误区
  [5]误区一: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 许多人觉得,高血脂就是“油水”过多,也就是甘油三酯指标高。其实不然,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统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异常一般包括三类情况,即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范围、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戴秋艳教授指出,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被称为“坏胆固醇”,血液中含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会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再加上其他损害血管内皮因素的共同作用,就会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就像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斑块一旦破裂,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造成血管狭窄或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即使总胆固醇水平不是很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过多,仍应当引起重视。 相反,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保护性的脂蛋白,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如果胆固醇增多仅仅是由于高密度脂蛋白较多引起的,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影响。 误区二:化验单上无“箭头”就正常 大多数高血脂患者都是在体检验血时发现的,所以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化验单上没有发现“箭头”就觉得安然无事。 其实,一般人群和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相应的血脂正常值是不同的。这些人群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应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需低于100mg/dL或者2.6mmol/L。 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其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的指标,而应该控制得更低一些。且这类人群作为患高脂血症的高危人群,应该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误区三:瘦人不会得高脂血症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血脂往往与肥胖划上约等号,似乎高血脂只是胖人的专利。而那些身材苗条的人容易忽视血脂检查。戴秋艳教授指出,人的血脂水平与体型并无必然联系。 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环境及遗传相关。继发性高脂血症则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等。因此,体形瘦的人并不能对高脂血症免疫。 误区四: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高血脂对血管潜移默化的危害必须引起重视,但血脂也绝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国外有研究发现,血脂过低,肿瘤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因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健康。 戴秋艳教授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变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的科学研究结果也一致表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明显减小患冠心病的危险。因此,大多数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都主张,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降至100 mg/dL(2.6 mmol/L)以下。 以下几类人都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一,长期吸烟者;二,高血压(BP≥140/90 mmHg);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40 mg/dl);四,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即男性直系亲属小于55岁患上冠心病,女性直系亲属小于65岁患冠心病;五,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六,肥胖者。 误区五:没有症状就不必治疗 很多高血脂患者并没有特殊的症状,所以就把血脂异常视作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以为短期内不会导致大问题。事实上,高血脂是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性杀手”。 高脂血症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最容易引发三类疾病:一是心脏疾病,包括心脏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二是脑血管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硬化导致脑血栓、脑出血;三是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很容易引发尿毒症。为了预防上述心脑肾疾病的出现,降血脂治疗不可忽视。 误区六:夏季饮食清淡就可停药 不少患者觉得,夏季天气炎热,吃得清淡,血脂就不会升高,从而忽略了正常用药。其实,降脂药往往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能降低血脂;二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动物实验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体积缩小。 戴秋艳教授说,调脂、降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期间除了要调整饮食和增强运动外,降脂药物的增减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不要随意停药。 误区七:只是控制血脂,而忽视了对肝脏的保护 肝脏是脂肪酸合成与氧化、胆固醇合成、蛋白质合成及清除异常脂蛋白主要场所。对于血脂异常也可引起脂肪肝,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简单地说,高血脂增加了肝脏代谢的负担,久而久之影响了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使脂类代谢能力降低,更易导致血脂异常,使脂类大量沉积于肝细胞而形成脂肪肝,并引发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问题。 高血脂与肝功能损伤是相互影响的,在日常的高血脂治疗中,切忌不可忽视保护肝脏。 高血脂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具有保肝护肝作用的保健品,比如栀粟软胶囊。这些保护护肝的产品对高血脂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