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出土文物

如题所述

大量(匽)燕侯铭文青铜器的出土,充分证明这里就是燕国的始封都邑。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十一年(前1045)克商封召公于燕。而我们今天的首都北京,是和琉璃河董家林的燕都古城一脉相承的,于是北京建都建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燕国,由此,此遗址被称为“北京城的发源地”。遗址包括古城遗址、生活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其中,古城遗址约为南北向方形或长方形,北城墙全长829米,东、西城墙仅存300米左右。城外有深约2米的护城壕。宫殿区位于城址的北中部,附近有祭祀和生活遗址。 墓葬区位于城址的东南,被京广铁路分割为Ⅰ区、Ⅱ区。Ⅰ区为中、小型墓葬,随葬品少,多殉人、殉狗,是商遗墓地;Ⅱ区多大、中型墓,随葬品丰富、规格高,但极少见殉人、殉狗现象,可能是周人墓地。
两区中的大、中型墓葬多陪葬有车马,最大的车马坑陪葬有42匹马。出土文物数千件,以陶器、青铜器为主,还有原始瓷器、铅器、玉器、石器、玛瑙器、角器、骨器、牙器、蚌器、漆器、木器以及蚌壳等。陶器有壶、鬲、鼎、簋、罐等明器或实用器。青铜器包括礼器、容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类别。其中青铜礼器有鼎、簋、爵等,兵器有戈、矛、匕首等。1995年8月21日在遗址上建成了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陈列有西周时期各类器物等300余件,这些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北京作为都城3000多年前的建城史及其灿烂的古燕都文化,更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及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墓葬:遗址保留的2座燕国贵族墓葬,其中有陪葬的燕国贵族使用的文物珍品和2处陪葬的车马坑等。
漆器:出土了罍、觚、盾等成组的漆器,并且大部分能够复原,在商周考古中尚不多见。
青铜器:遗址中出土了数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通高0.62米,重41.5公斤的堇鼎,是北京地区出土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