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二品和一品是什么官?

如题所述

在大家的印象中宰相乃是古代的最高行政长官,“出将入相”被古代臣子看作无上荣宠。虽然无法坐拥江山,但却能统筹官员,位高权重。正因为宰相如此重要,历代皇帝多对宰相都十分忌惮,诛杀宰相的事更是时有发生。不过令人诧异的是,宰相地位如此之高,在唐朝却仅是三品,那在宰相之上的一二品官员又是何等人物呢?

简单介绍一下,唐朝的正一品官员有太尉、三师、司空与司徒。太尉在秦朝时乃是军事一把手,但到了西汉时期太尉一官就与军事逐渐分离,位同虚设。到了汉武帝时,就任此官的已是贵戚,而武将则已失去资格,后来太尉实权的有无更是飘忽不定。到唐代后,太尉彻底失去实权,只作加官之用,与此相同的还有司空司徒两官,同样只保留名号,失去实际用途。

所谓的三师,乃是太保,太师与太傅。太师是三公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在周朝设立,主要的任务就是辅佐国君。在《封神演义》中就有一位闻仲太师,乃是托孤重臣,手中的雌雄双鞭甚至可管教帝王。连无法无天的纣王都不敢轻视于他,可见太师地位之高。但在晋朝时为了避司马师的讳,就将太师称为太宰,晋之后恢复原称。同样到了此时也没有实权了,若是有臣子立下大功,多赐他太师之名,以示恩宠,这与他的原来职位并不冲突。

正一品除三公和三师外,还有爵,多授予公主以及亲王。作为皇室中人,虽然不一定参与政事,但是地位确实要与庶民有所区别,可以说,这种地位是生来就有的。

而从一品的官有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以及骠骑大将军。一般担任太子三师的多是德高望重之人,同时因为教导的对象乃是未来的九五之尊,太子三师的地位也就被提高以彰显尊崇。开府仪同三司和骠骑大将军都是文武散官的最高官职,所谓的散官,也是有名无实而已,只是听起来显赫。

从一品的爵一般是国公,嗣王与郡王。他们与皇帝同宗,但是关系相比亲王来说比较远,因而被授予从一品。

唐朝的正二品官员除了尚书令,文武散官与开国郡公外,还多了一个勋,也就是上柱国。在木兰辞中有“策勋十二转”一说,在唐朝也有这一说,勋级共有十二等,而其中的最厉害的便是“上柱国”。这些人都是作战有功的人,即使是出身平民也可以凭战功获取,可见唐朝对于武力还是相对崇尚的。

唐朝从二品的职官除了那些常见的太子少师,以及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外,还有大都督和大都护两职位。说起大都督,最为出名的乃是三国时的周瑜,能统帅诸军,发号施令,可谓是权势滔天。但在北周时,这个职位就已经被改名,可以说已经消失了。唐朝重新被设立想要效仿前朝,但是好景不长,唐中期后新兴的节度使一官取代都督,成为地方上权势最大的人物,都督也就名存实亡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在唐朝的时候,我们知道宰相是三品官,一品是太师太傅一般只在宫中教授官僚子弟读书,像辅国大将军尚书令,这些都是二品官员。
第2个回答  2020-10-20
唐朝二品官员有尚书令,辅国大将军,大行台尚书令,上柱国,太子少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等官职,都是有实权或者好处的美差,而一品官员如比如三公三司,开府仪同三司,天策上将等官职,多为虚职,属于位高权不重的类型。
第3个回答  2020-10-20
一品二品就是和皇上有亲戚关系的那些叔叔伯伯之类的,属于皇室贵族,但也只是个虚幻的级别而已。
第4个回答  2020-10-20
唐朝一品就是太师,司徒,亲王,公主等,二品就是尚书令,辅国大将军,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