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赤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2-02
所谓赤潮,是指浮游生物大量异常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大多发生在内海、河口、港湾或有上升流的水域,一般以春夏两季为发生盛期。天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具有一定颜色,如夜光藻呈红色,绿色鞭毛藻呈绿色,硅藻多呈褐色。正常情况下,由于它们数量少而不易被察觉。但当水体富营养化使其急剧繁殖增多时,它们便大量聚集于水面,呈块状、带状等多种形态漂浮着,使水面具有各种颜色。
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积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此外,赤潮的发生还同海区的气象、水文条件有关。一般认为,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面上气流稳定,有利于生物的集结,是赤潮出现的自然原因。
赤潮的出现,使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同时,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生物毒素,也可引起鱼类病变,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