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贫与富

求求各位了~~~~~

贫与富的看法如下:

贫穷和富裕是所有社会都存在的现象,无论多么发达的国家都有穷人。如果一个社会靠着某种政治的力量而消灭差距其实是不正常的事情。

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前,看上去大家没有差距,都不太富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那时的中国社会没有任何活力,物质和思想都是匮乏的。不能因为害怕差别就选择一个没有活力的状态,就像因为害怕见到毒草我们就拒绝春天一样。

摆脱贫穷没有错误,但是甘于过清贫的日子更没有错误。很多时候,贫穷和富裕不是我们一方情愿的事情,社会可能给你什么条件和你能遇到怎样的机会不能断定,但是如果有一个豁达的心境就可以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扩展资料

贫富差异的看法:

有人以世界上发达国家也没有消灭贫富差异为借口,希望中国消灭贫富的差距来实现人类的理想。我认为,这种理想没有意义,消灭现象的差异不是我们的理想,而消灭机会的差异应该是我们的理想。

对于孩子而言,孩子的幸福与否很多时候不是钱能决定的或钱带来的,而是父母的态度和生活的方式决定的,我们不要为自己的不富裕而难过。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家庭,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但是爱是一样的。

所以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但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问题是,今天很多富裕的中国家庭与依然贫穷的家庭比,似乎有更多的烦恼,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7
当下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重大的隐患。当然每个人对贫富的理解都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无论是错的,对的,真理还是谬论,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份理解。现在我谈谈个人对“贫与富”的理解: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经常受到人们的批判,人们会理直气壮地说:平均主义会造成普遍的懒惰,使整个社会失去进取心,永远停滞在贫穷的阶段。而“不均”即不平等则可以刺激人们去竞争,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最终可以使整个社会摆脱贫穷。

这种观点看上去好象是很有道理的,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孔子的“均无贫”的观点恐怕也不无道理。因为“贫穷”只是一个相对的和主观的概念。“不均”才是现实中一个绝对存在的差距。我们今天回头看一百年前的人类的生活,会认为他们是“贫穷”的,但在当时他们可能并不认为自己是“贫穷”的。

现在生活在富裕地区的人们也许自以为是“富”的,但是安知在百年之后不被那时的人认为是贫的呢?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贫寡”与“不均”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贫与寡的感觉,就是因为“不均”的存在,没有“不均”就无所谓“贫寡”。比如在采猎人的平等社会中,既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大家自然谁也不会有贫与寡的感觉。

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在现代人看来好象是很贫乏的。但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贫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曾经度过了几百万年没有贫穷的生活。贫穷只是到了人类开始所谓文明进步的阶段之后,也就是人类社会出现了“不均”之后,才产生的。因此,只要不均存在,贫穷也就存在。想要通过拉大“不均”的程度来解决贫穷问题,就好比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当今世界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然而即使是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也仍然存在着贫穷的现象。尽管那里的贫穷,在极不发达地区的人们看来,差不多已经可以算是富裕;但是对发达国家的穷人自己而言,则实实在在是一种无可怀疑的贫穷。

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科学与文明的进步,并没有使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均衡地得到好处,富国贫国之间的差距比前工业文明时代更大。甚至在一些极不发达地区,人们的绝对生活水平,都没有比他们的过去有任何提高,甚至还有所倒退。从下面的分析我们将看到,这种世界性的贫困与不均现象,是现代化文明的直接成果。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30
贫富只是一种生活状态
悲欢是你的生活态度
努力与否决定你今后的生活
豁达与否决定你今后的心境
在我看贫与富并不重要,人生只不过是场经历
努力过,享受过,在生命结束时知道我活过才是我要做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1-07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参考资料:《杀富济贫...》

第4个回答  2020-12-02
国家都有贫富问题,但是是要视其贫与富差距是多少倍,贫富越悬殊,这个国家就走向了倒退,从而加大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与社会的动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