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郑州和长沙,为何不是副省级城市?

如题所述

首先,副省级城市的称呼正式出现在1994年,总计建立了16个副省级城市,其中,大部分为各省的省会城市,其余为国家计划单列城市。

1997年,属于副省级的重庆市被提升为直辖市。在此以后,便一直保留了15个副省级城市: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南京、济南、青岛、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厦门、宁波、杭州、西安,并且延续到了现在。

其次,副省级城市的设立,经济总量并不是完全的考核标准。在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前20强城市中苏州、长沙、无锡、佛山和郑州5个城市的经济总量都在1万亿以上,苏州市的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七,但是在行政等级方面,这些城市都是地级市,而不是副省级城市。

在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中,有6个城市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区中心,位列传统的十大城市之中,分别是广州、南京、沈阳、武汉、成都和西安。5个计划单列市全部位居东部沿海省份,其中深圳、宁波、青岛和大连对应的省会城市广州、杭州、济南和沈阳都是副省级城市,唯有厦门对应的省会福州是地级市。

15个副省级市大部分位居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则有4个,分别是沈阳、长春和哈尔滨3个省会城市,以及大连这个计划单列市;中西部地区则只有3个,即武汉、成都和西安这三个大区中心城市。

最后,省会城市不一定就是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地位高于普通的地级市,副省级城市一般需要为: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军事核心城市。太原、合肥、兰州等省会城市,都并不是副省级城市。需要同时考量一个城市的交通地位、行政地位、经济地位、军事地位等。

长沙、郑州都属于省会城市。在交通上,郑州是全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然而1994年长沙、郑州经济规模在全国的三四十名的位左右,在经济总量方面远不如上述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8
副省级城市应该实行动态管理。可以保持十五个不变,每五年评比一次,该升就升,该降则降。
第2个回答  2020-02-07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因为评选副省级市的时候郑州长沙经济总量并不高,远远不及副省级市的标准,仅此而已,只不过现在发展起来了,而且就算是副省级市也只是说那个时候比较牛,但未来发展怎么样也是个未知,现在一些城市虽是副省级市但发展也远远落后了像长春哈尔滨。
第3个回答  2020-02-07
虽然经济总量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在文化教育创新等第三产业方面郑州和长沙还有上升空间
第4个回答  2020-02-07
因为地理位置和城市的大小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这两个城市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旅游,游客较多,大企业在这些城市的比较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