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如题所述

当前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行业:在物流仓储中,RFID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提高货物的运转效率。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物流信息的即时获取、管理、调度和掌握,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准确度。同时,RFID标签还可以帮助企业对仓储货物进行智能管理,实现自动化的库存管理。

    零售行业:RFID技术在零售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商场、超市等零售场所可以采用RFID技术管理商品,实现商品的实时监控、定位、管理和追溯。在商品结算环节,RFID技术也可以实现自助结算和积分管理,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防伪领域:每个产品有专属的RFID电子标签,记录产品从源厂家到销售终端的所有信息,通过扫描,详尽的信息记录就生成了,可用于种植和养殖。

    生产流水线管理:RFID电子标签用于生产线上,可以无接触地记录工序和工艺操作等信息,对工人工号、时间、操作、质检结果的记录,可避免生产环境中手写、眼看信息造成的失误,满足生产需求,实现生产的可追溯性。

    仓库管理:RFID电子标签能实时了解货物位置、存储的情况,提高仓储效率,解决了仓储货物信息管理难题。

    贵重物品管理:RFID电子标签可用于商超,附着或内置于物品包装里,常用于照相机、摄像机、便携电脑、CD随身听、珠宝等贵重物品的防盗、结算、售后保证。专门的货架扫描器会对货品实时扫描,可以得到实时货物记录。

    图书管理、租赁产品管理:在图书中贴入电子标签,可方便的接收图书信息,整理图书时不用移动图书,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误差。

以上只是RFID技术的一些应用领域示例,实际上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RFID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8
不同频段的RFID读写器会有不同的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无源的读卡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目前定义RFID读写器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RFID读写器会有不同的特性。其中读卡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读卡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

一、低频(从125KHz到134KHz)

其实RFID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RFID标签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通过读写器交变场的作用在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可作供电电压使用。 磁场区域能够很好的被定义,但是场强下降的太快。
特性:
1、工作在低频的读卡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到134KHz, TI 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
2、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3、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4、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5、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6、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读写器,该频段数据传输速度比较慢。
7、读卡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主要应用:
1、畜牧业动物的管理系统
2、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
3、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
4、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
5、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
6、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
7、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
符合的国际标准:
a) ISO 11784 RFID畜牧业的应用-编码结构
b) ISO 11785 RFID畜牧业的应用-技术理论
c) ISO 14223-1 RFID畜牧业的应用-空气接口
d) ISO 14223-2 RFID畜牧业的应用-协议定义
e) ISO 18000-2 定义低频的物理层、防冲撞和通讯协议
f) DIN 30745 主要是欧洲对垃圾管理应用定义的标准

二、高频(工作频率为13。56MHz)

在该频率的读卡器不再需要线圈进行绕制,可以通过蚀刻印刷的方式制作天线。读卡器一般通过负载调制的方式进行工作。也就是通过读卡器上的负载电阻的接通和断开促使读写器天线上的电压发生变化,实现用远距离读卡器对天线电压进行振幅调制。如果人们通过数据控制负载电压的接通和断开,那么这些数据就能够从读卡器传输到读写器。
特性:
1、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大概为22m。
2、除了金属材料外,该频率的波长可以穿过大多数的材料,但是往往会降低读取距离。读卡器天线需要离开金属一段距离。
3、该频段在全球都得到认可并没有特殊的限制。
4、感应器一般以电子标签的形式。
5、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6、该系统具有防冲撞特性,可以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
7、可以把某些数据信息写入标签中。
8、数据传输速率比低频要快,价格不是很贵。

主要应用:
1、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
2、瓦斯钢瓶的管理应用
3、服装生产线和物流系统管理和应用
4、三表预收费系统
5、酒店门锁的管理和应用
6、大型会议人员通道系统
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8、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9、智能货架的管理

符合的国际标准:
a) ISO/IEC 14443 近耦合IC卡,最大的读取距离为10cm。
b) ISO/IEC 15693 疏耦合IC卡,最大的读取距离为1M。
c) ISO/IEC 18000-3 该标准定义了13.56MHz系统的物理层,防冲撞算法和通讯协议。
d) 13.56MHz ISM Band Class 1 定义13.56MHz符合EPC的接口定义。

三、超高频(工作频率为860MHz到960MHz之间)

超高频系统通过电场来传输能量,电场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读取的区域不是很好进行定义。该频段读取距离比较远,无源可达10m左右。主要是通过电容耦合的方式进行实现。
特性:
1、在该频段,全球的定义不是很相同-欧洲和部分亚洲定义的频率为868MHz,北美定义的频段为902到928MHz之间,在日本建议的频段为950到956之间。该频段的波长大概为30cm左右。

2、目前,该频段功率输出目前统一的定义(美国定义为4W,欧洲定义为500mW)。 可能欧洲限制会上升到2W EIRP。
3、超高频频段的电波不能通过许多材料,特别是水和金属,灰尘和雾等悬浮颗粒也有影响。相对于高频的电子标签来说,该频段的电子标签不需要和金属分开来。
4、电子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极性和圆极化两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5、该频段有好的读取距离,但是对读取区域很难进行定义。
6、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可以读取大量的电子标签。

主要应用:
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2、生产线自动化的管理和应用
3、航空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4、集装箱的管理和应用
5、铁路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6、后勤管理系统的应用

符合的国际标准:
a) ISO/IEC 18000-6 定义了超高频的物理层和通讯协议;空气接口定义了Type A和Type B两部分;支持可读和可写操作。
b) EPCglobal 定义了电子物品编码的结构和超高频的空气接口以及通讯的协议。例如:Class 0, Class 1, UHF Gen2。
c) Ubiquitous ID 日本的组织,定义了UID编码结构和通信管理协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